“您能谈谈包秉文先生么?听闻他曾经在九一八之前,给过你一些忠告,可是”
记者终究还是没有说下去。
张学良一愣,似乎很久没有听过这个名字,紧紧盯着记者看,将记者看得有些发毛了。
可随后,他又重新笑了,似乎是释怀了一般。
“给我借个火。”
不知什么时候,张学良竟然从怀里掏出一包烟,问询了一干记者之后,这才叼上一根。
记者们面面相觑,按理来说,如此严肃的采访,不应该出现烟这种东西。
不过张学良已经如此高龄,没有人会再说什么了。
特别是听说,这位先生长寿的秘诀,就是烟酒都来?
“呼~”
张学良吐出一口烟,似是惆怅似是缅怀的复杂情感,浮现在他的脸上。
“秉文曾经给我提过,一直提过,但我不后悔没听他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秉文他很厉害,可终究不是执掌军队的将军。”
即便是记者们提起了包秉文,张学良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包国维不懂军事?
张学良的言外之意,或许就是这个吧?
这句话,让在场的许多记者都有些义愤填膺。
记者们大都接受过国内的高等教育,而接受过高等教育,就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包国维的徒子徒孙。
没人知道,国内到底有多少教授曾经是包国维的学生。
可记者们刚刚想要反驳,却又看见张学良脸上充满赞赏的意味,眉飞色舞地说道。
“他是一个天才,各种武器构想,诸如没良心炮,还有奉天88式步枪,都是他帮忙改进的,对于给我们后来抵抗曰本人起到了很大帮助。
天知道这个人是怎么会这么多东西的。”
一听到有当事人的评价,记者们热切起来,询问起当时的细节。“盛京兵工厂搬运的确很重要,不敢想象交给曰本人,他们的补给跟上后,我们会多死多少人。”
“青霉素自然是重要的,可惜当时还没有量产,包秉文这小子也藏着掖着,还骗我说是老美研究的。”
“也给咱们华夏人涨了脸,从前洋人是看不起咱们的,从秉文这里,我们出去讲话也硬气起来。”
此刻,又有记者提问说道。
“您对于秉文先生第五次提名诺贝尔奖,有什么感想么?您觉得他能够得到这次的诺贝尔文学奖么?”
另外一名记者感慨说道:“如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已然成为社会上的热点事件。
特别是包秉文分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