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番外一 张学良回忆录
1992年某日下午。
宝岛省会,张学良居住的北投宅邸被阳光轻柔地笼罩着。
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群来自大陆的记者鱼贯而入,领头的记者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张学良的手说道。
“张先生,我们代表大陆同胞来探望您,很荣幸今天能够与你见面。”
来访的记者们无疑是激动的。
毫无疑问,在他们面前这位张汉卿先生,以九十一岁的高龄,成为了民国这段复杂而具有深远意义历史的活化石。
得到机会,能够采访这位先生,记者们自然不会放过一切有价值的问题。
“孙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心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族共和”
场内,张学良即便是到了这个年纪,依旧是精神奕奕,对于记者们各种问题对答如流。
特别是询问到对于各种民国名人的看法,他似乎有一肚子话要说。
可当记者们询问起九一八的相关事情之时,张学良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状态。
他坐在窗前看着外头明媚的阳光,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对于九一八的事情,我是有所愧疚的常凯申与我有些谋划,不过他并没有给我明确的指示实际上我的抵抗便是用不抵抗来抵抗,曰本人是想要我们抵抗的,抵抗了以后便会发动战争,这显然是对于我们不利的,我这便是我不抵抗的理由。
你们可还明白?”
张学良这番言语,乃是学界和记者们从来都没有预料到的,一时间历史上的细节,似乎在记者们面前揭开了一般。
记者们立即蜂拥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说道。
“张先生,可这样的决定会不会有些太过于软弱呢?”
“以斗争来求和平,不才是最为明智的吗?”
“张少帅,你可否再详细讲一下,当时的情况。”
张学良眼睛略显浑浊,早已没有了从前的意气风发和自信,可还是固守着自己的观点。
用平淡的语气说道。
“说实话,当时我们的力量,很难抵抗曰本人。”
“可是.”
有一个年轻的记者还想要反驳,被其他人给劝了下来。
在场的记者们,许多也通读历史,或许有人想要反驳他,可对于那段历史的细节,也不太了解。
如今似乎也只能,将张学良的这段话写成报道,最终留给历史学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来评说了。
这个时候,一名记者提出问题,顿时令所有人眼前一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