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前来,其中必有隐情。”
张济一边听着贾诩的分析,一边缓缓点头,心中暗自佩服贾诩的洞察力。正如贾诩所说的那样,刘表自从掌握了荆州实权之后,就开始大力打压本地士族豪强,引入南阳、中原士族,大搞派系制衡。
他的这些操作十分成功,也的确给他带来了许多好处和利益,让他在荆州站稳了脚跟。但这也同样助长了刘表的傲气,两军交战都快三年了,刘表什么时候主动找张济谈过?
刘表一直都视张济为纤芥之疾,一直都试图以武力解决问题,而并非是通过谈判。
“恐怕荆南还有大事发生。”
贾诩断言道,语气坚定:“明公可速派人南下侦查,料想此事必定重大,如此重大之事,必不会难以查探。只要我们用心去查,必定能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张济当即表态道:“先生放心,我这就安排人手南下。我会挑选最为精明能干的斥候,让他们尽快查清荆南的情况。”
应声了之后,张济转而问道:“先生,那这荆使如何处置?是立刻接见,还是先晾一晾?”
贾诩老神在在道:“且不急,让他们在驿馆休养数日,且先等南方消息回来再议不迟。我们先摸清楚情况,再决定如何应对,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
张济略一沉思,觉得贾诩所言极是,当即点头同意。
**
邓义肩负着荆州的重要使命,一路行来,可谓是争分夺秒。尽管他仅仅耗费了三日时间,便马不停蹄、船不落桨地抵达了商城,满心期待着能尽快与张济会面,完成自己的任务。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刚到商城不久,他就被张济不动声色地软禁了起来。
每日,他只能在驿馆那狭小的空间里踱步,望着窗外的天空,满心焦急却又无计可施,迟迟连张济的面都见不着。
每过一天,他心中的忧虑便增添一分,荆州的局势愈发紧迫,可他却被困在这里,如同一只被困在牢笼里的飞鸟,有力无处使。
反观傅巽这一路,行程安排则截然不同。他先是沿着淯水前行,抵达南阳郡西北处的雉县后,便转行驰道。
这驰道并非一般道路,它相当于后世的顶级高速公路,宽阔平坦,路面用坚实的青石铺就,即便是大队人马行走其上,也十分顺畅。
虽然这一路只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是水路,剩下的大部分都是陆路,但好在有这驰道相助。
傅巽一行人骑着高头大马,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尽管旅途劳顿,但每个人心中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