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故。
在张济心中,贾诩就是他的智囊,是他在乱世中立足的重要倚仗,以至于贾诩在思考事情时,他都不会出言打扰对方,生怕打断了他的思路。
“荆南有变!”
片刻之后,贾诩终于抬起头来,对上正紧紧看着他的张济的视线,语气十分肯定道,“荆州军恐在荆南失利矣。”
“哦!?”
张济、张绣叔侄俩顿时来了兴趣,眼中满是好奇之色,异口同声地问道:“先生从何得知?”
“不对。”
贾诩来不及回答张济和张绣的问题,却是突然摇起了头,答非所问道,“恐怕不只是失利,背后或许还有更为惊人的变故。”张绣性子急躁,本就对贾诩的话充满疑惑,此时再也按捺不住,张口就想追问,却突然吃了自家叔父一个严厉的瞪眼,到了嘴边的话只能重新咽了回去,大张的嘴巴也只能无奈地闭了起来。
又过了好一会儿,贾诩才重新开了口,冲着张济拱手做礼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荆使此来,必是为主公送礼而来!”
张济、张绣一听,心中顿时大喜。在他们俩的眼里,贾诩就跟神人一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言之事,无有不中。现在贾诩恭喜张济要发财了,张济、张绣自然对此是深信不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丰厚的礼物摆在眼前。
“哦!?”
张济兴冲冲道,脸上满是期待之色,“先生何出此言,可否一解我之疑惑?让我也能明白这其中的缘由。”
贾诩这次正色解答道:“荆人与我在穰城一线反复争夺,已有两、三年之久。我军势单力薄,将军多次向李傕、郭汜求援而不得,在这场持久战中,实处于下风。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兵力和资源都有限,难以与荆州军长期抗衡。”
贾诩这话虽然说得直白,不太好听,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即便是张济、张绣,也不由点头赞同,他们深知自己军队的处境,在兵力和物资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实际上,若非是有了刘封这个蝴蝶翅膀,张济去岁就应该战死在穰城了。
只是因为刘封的关系,曹操重兵驻扎洛阳,逼的张济和李傕、郭汜抱团取暖,不敢轻易南下,恰好避过了一劫。
“如今荆使却突然仓促而来,绝非利益使然,恐有不得已之内情。”
贾诩十分自信地断定道,眼神中透着睿智的光芒:“以我之见,本以为是荆北征讨荆南失利,只是细思之下,若仅仅只是如此,以刘景升之傲,怎肯如此轻易低头?刘表为人高傲,一直以来都不愿轻易妥协,如今突然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