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红耳赤的争论声,他们三位都本着对此事负责的态度,谁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就影响到了大炎国的后代子孙。
改革都从教育开始,一个国家的未来,也总是掌握在新一代人的手中。
赵启偶尔也会进入会议室内参与一下三位司长的讨论,并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建议,来减少三位司长彼此之间的意见不合。
但对于三位司长所提出的大方向,赵启倍感认同。
总体来说,小学阶段就是打下各种扎实的理论基础,所有的实践科目基本都要放在初中以后。
小学生们可以从一些简单的咒语经文开始背诵,对世界观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从初中以后再潜移默化的加入一些实践科目,从而完成长达几年的教育方针。
另外两间会议室倒是显得其乐融融,张道义,刘天一以及冯振宇早就达成了共识。
他们并不会像其他三位司长那样,还要去设定一个长达几年的课件。
他们只需要去完善讲座体系,要授课的内容即可。
所以这三位司长只需要偶尔碰碰头,确定彼此之间的方向统一即可,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带领各自司部的院士一同制定课件。
“一个人要想学习天象问卜,首先就得先会认星象。
对于这一点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吧?
在星象中,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都是非常重要的天体,随后就是二十八星宿,这也是重要的概念。
所以依我看,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我们第一课就先让大家认识星象,同时也让大家知道,我们大炎国人有自己的十二星宫”
张道义的这番话,很快便得到了一众院士们的认同。
他口中所提到的十二星宫,与西方的那个完全不能混为一谈。
古人定下的十二星宫分别为星纪,玄拐,娵訾,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这才是真正适合大炎国人的星宫,从这一点出发去进行授课,倒是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们的好奇和积极性。
“等这些学生们渐渐的对星象学产生兴趣之后,我们在进行问卜,识天等专业知识的教授。”
就在张道义侃侃而谈之际,隔壁会议室内刘天一也正在跟院士们一同设计授课内容。
“风水学的基础知识就是五行,学生们要首先了解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
而后就是甲乙丙丁戌已庚辛壬葵这十天干,再从其中区分五阴干和五阳干。
再接下来就是十天干的五行方位,以及天干合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