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是南边一些吧,距离长安远一点。”长孙祥轻轻躬身,低头的瞬间,他心中轻叹,不管是哪里,必然是离的东宫势力最远的地方。
这几年,太子虽然连续面对魏王和晋王的窥伺,但是种种争夺之下,还是太子更占上风。
里里外外,东宫看起来一片清静,但实际上仔细数一数,从长安到西北,然后到洛阳,甚至太原,如今还有山东,都有太子的人。
甚至就连晋王身边,也有不少太子的人。
李义府,侍御史,晋王掾。
长孙祥都想不到,李义府从太原返回洛阳之后,竟然第一时间给东宫传信。
这样的小人,晋王竟然倚为柱石。
“嗯!”李承乾认真平静下来,淡淡的点头道:“若是稚奴真的能够安心去往地方,那么自然是天下安定……”
长孙祥眉头突然一挑,随即低声道:“殿下的意思,是晋王不肯甘心……”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表兄,这些年,稚奴虽然有些能力不假,但终究年轻,孤是怕他被小人蛊惑,所以,回去之后,表兄,你要帮忙多盯着一点,免得……他又辜负了父皇的一片心意。”
“臣明白。”长孙祥顿时肃然起来,李治虽然被免了并州牧,受到重创,但如果他反而因此走向偏激,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看着长孙祥离开的背影,李承乾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长孙家。
长孙家无疑是李承乾巩固位置的最佳帮手。
这些年,李承乾一直都在以慢慢的拉拢长孙家为主,并不过分。
所以长孙家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帮助李承乾,但也始终没有真正进入李承乾的核心。
这同样是李承乾在小心提防的地方。
皇帝如今身体不好,而依照前世而论,恐怕没有几年了。
长孙无忌在前世皇帝病逝之后,掌握了最大的权力。
当然,同样也是李勣这种人明哲保身的结果。
失去了皇帝制衡的本意,最后李治被逼的灭了长孙氏。
依靠在长孙氏身边的关陇门阀失去了权力,天下反而一下子活了起来。
这才是李治高宗之治的根本原因。
那么李承乾呢,他即位之后,又该如何对待长孙家呢。
李承乾突然笑了,这还远着呢。
更别说还有李义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