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是观王杨雄之子,而杨雄最为天下所知的,就是他的子嗣之多令人惊叹。到时候,从河北世家当中选一个和杨雄后裔有亲的,就足够了。
不一定是哪个大家,也不一定就是小卒,和弘农杨氏有关,就足够了。
杨师道为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虽然不会直接做些什么,但是即便是他什么都不做,但也足够给李治支持了。
可偏偏这样的支持力道不是很足,但恰恰足够。
好精妙的手段啊!
李承乾有些看清楚了他父皇的手段,拿李治来制衡他,但是又仅仅是制衡,并不会对李承乾的太子之位造成真正的冲击。
但是可惜,他父皇这一次终究是错了。
或者更准确的讲,他父皇又看错人了。
上一次是没有想到李泰会谋反,这一次,他恐怕也是根本没有想到李治的潜藏之深。
李治,还有武则天。
这一对之间的“趣事”,不知道被后世编造了多少的故事。
然而仔细深想,李治在李世民病重期间就和武则天有所勾连,然后等到李治登基之后,却无情的将武则天送出皇宫。
如果不是武则天主动想办法靠近李治,否则李治根本就想不起她。
这便已经足够说明,李治靠近武则天,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就近监视皇帝。
武则天能够被李治看上,只有一个原因,她是皇帝身边负责贴身照料的才人。
武则天啊!
李承乾摇摇头,他的脑海中对这个女人没有印象。
那毕竟是皇帝的妃子,常年待在后宫当中,即便是李承乾轻易也见不到。
尤其现在皇帝的身体还好。
武媚娘后来之所以能够出现在李治的眼前,便是因为皇帝在东征高句丽回归之后,身体极速的恶化,武媚娘这才逐渐的走上前台。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李治,应该如何对待武媚娘?
李承乾抬起头,认真的思索起来。
如果他真的要做些事情,那么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有所布局。
李泰,得想办法让李治和李泰见一面。
还有李欣,李欣和李治的关系向来不错。
恰好,前些时日,阎婉的身体不大好,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先写本奏章,说说李欣的事情。
低下头,李承乾立刻张开纸张,开始书写奏本。
没过多久奏本成型,李承乾立刻让人将奏本送往河北。
然而奏本到了河北之后并没有得到立刻的回复,而是到了六月,六月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