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卸完货准备到他们的测试场去测试的,那边的一个将军听说咱们提供的是一款可以打45公里远的火炮,就要求直接上战场测试。”
1982年圣诞节那天完成155火炮定型后,王建昆用超能力制造了2门,然后基地的火炮生产线另外制造了2门,总共4门炮被飞艇运输到了孟加拉湾的海上平台,然后四海集团的一艘小型货轮将火炮运输到了波斯的阿巴斯港口。
随着这4门火炮一起运输的有一辆炮兵指挥车,上面带着一款王建昆制造的炮兵雷达。
咱们把视线转向波斯与巴比伦的战线附近。
1983年1月8号,四门火炮,240发榴弹,一座车载炮兵雷达到达了波斯的一处港口。
带队的张忠队长与前来接洽的波斯少校马尔斯·哈希米见面握手。
“张,这些就是你要推销给我们的火炮吗?”
“是的,哈希米,这次我们带来了一个连4门155火炮,还有4个基数的超远程炮弹以及一辆炮兵指挥车。”
“很好,原本我们是要到不远处的一个测试场去测试的,但是我们的苏莱曼将军打算看看你们说的超远程火炮的实际作战效果,所以他让我来把你们的火炮送到前线去,张,你不会反对吧?”
“直接上战场前线,不到测试场去测试?可以,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张忠思考了以后说道。
张忠原本是南解阵内卫部队的一个连长,因为文化水平高,有高中学历,然后被选拔出来学习了很多炮兵知识,其语言天赋也很好,在之前已经掌握了英语,因为业务需要还学了一些简单的波斯语。
之前的单兵导弹和火箭弹就是由他带队给波斯的人演示,并且带回一个很大的订单的。
这次在缅北经过短暂的155火炮射击培训后,就还是由他带队前来波斯演示这款火炮。
没想到这波斯人不讲究,居然让他们直接到战场上去测试。
不过他也不害怕,毕竟之前在缅北就打了很多年仗了,也是见过战场的残酷的。
“我要求自己选择炮兵阵地,然后自行侦查前线,开炮时机我们自己决定。”
“张,你们对前线不熟悉,还是到我们现有的炮兵阵地去吧。”
“不行,你要我们到前线去试试这款火炮没问题,可是炮兵阵地我们一定要自己选择,因为你们不了解这款火炮的性能。”
“好吧,张,我去跟苏莱曼将军说下你们的要求,不过如果你们自己选择炮兵阵地,到时候没打中该死的巴比伦有价值的目标,那么我们可不一定会要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