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整个房间,熏蒸30 - 60分钟后通风换气。艾叶熏蒸具有消毒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每周进行1 - 2次熏蒸。
- 艾叶外敷:将新鲜艾叶洗净,捣烂如泥,直接敷于患处,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 - 2次。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肿疔疮、湿疹瘙痒等。也可将艾叶制成药膏,涂抹于患处,效果类似。例如,对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可将艾叶泥外敷在受伤部位,能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 制作艾叶香囊:把干燥的艾叶10 - 15克,与其他芳香药材如丁香、藿香、佩兰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香囊郑随身携带或放置在室内,可驱蚊防虫、芳香辟秽,预防疾病。尤其是在夏季,佩戴艾叶香囊可有效驱赶蚊虫。
- 艾灰妙用:艾灸后的艾灰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将艾灰收集起来,涂抹在伤口上,可起到止血、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用艾灰和蛋清或蜂蜜调成糊状,涂抹在脸上,可控油祛痘、美白肌肤。例如,对于面积的皮肤擦伤,涂抹艾灰可快速止血,防止感染。
五、配伍与禁忌
配伍
- 艾叶配阿胶:艾叶温经止血,阿胶补血止血,二者配伍,可增强止血功效,适用于妇女崩漏、月经过多等血虚出血之症。
- 艾叶配香附:艾叶散寒止痛,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二者合用,能理气散寒、调经止痛,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寒凝胞宫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等。
- 艾叶配生姜:艾叶温经散寒,生姜温中散寒、解表,二者配伍,可增强散寒解表、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寒凝腹痛等。
禁忌
- 艾草性温,阴虚血热者慎用,以免加重体内热象。此类人群常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症状。
- 孕妇使用艾草时需谨慎,尤其是在孕早期,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校
- 对艾草过敏者应避免使用,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
六、炮制方法
生艾: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生用。生艾叶气味辛散,多用于外用,如艾灸、外敷等,以发挥其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功效。
陈艾:将艾叶置于通风干燥处,储存1 - 3年,使其自然陈化。陈艾叶性较温和,挥发油含量相对较低,在艾灸时不易产生燥热感,且药效更持久,是艾灸的优质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