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内官监登记一次,只有极少数机灵且幸运的小宦官,会在选入司礼监下辖的内书堂时,被登记第二次。
两次记录详略大不同。内官监只会粗记宦官的姓名、生辰、入宫时间、老家所在地,等信息。除此以外,就什么都没有了,也不会更新。
而内书堂的记录则要详细得多,不仅会记载以上信息,还会登记推荐人,推荐理由,出堂后的分配地点,职司变动情况等。在宦官到岁数取表字时,还会录入表字。比如王安二十岁的时候,陈矩为他取表字为允逸,这个信息就登录在了内书堂登记册上。
司礼监的内书堂就像是内廷系统里的翰林院,除魏忠贤这种极个别的特例外,机要的高级宦官和诸皇子的侍读太监都从这儿出来。
“回主子万岁爷的话,奴婢是万历十二年生人,在万历二十六年自宫。万历二十九年入宫时,奴婢已经十七岁了。”刘若愚回答道。
“内书堂只收冲龄之下的小家伙。”魏朝在提醒的时候也不免腹诽:像魏忠贤这种该死的老帮菜也能凭着旨意特进。
“自宫?你家里很穷吗?”朱常洛又问道。
“回主子万岁爷的话。奴婢家里不穷。”刘若愚解释道:“先父讳应祺,是世袭的延庆左卫指挥佥事。在万历三十一年时,先父得推任辽阳协镇副总兵。”
刘若愚算是出身自武将世家,他这一支最早能追溯到元朝的刘大海。元至正十四年,刘大海随反元起义领袖缪大亨屯守横涧山。太祖朱元璋通过夜袭击破横涧山之后,缪大亨率复拢之残部投降。大明开国后,太祖授刘大海为延庆左卫正千户。靖难时,刘大海的儿子刘观随,跟从成祖征战,在白沟河战死。为表彰其功绩,成祖追封刘观随为世袭的指挥佥事。到刘若愚的父亲刘应祺这一辈的时候,已经是第八代的世袭指挥佥事了。
“刘应祺犯罪了?”朱常洛疑惑道。
父亲获罪连坐儿女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陈矩就是受到其父陈虎的牵连而被送入宫中阉割为宦官。
“家父于卒于正寝。未有获罪。”刘若愚回答道。
“那你为什么要自宫?”朱常洛的脸上浮现出不解的表情。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不得。刘若愚在父亲健在,且家道未落的情况下毅然自宫,着实让他很是意外。
“奴婢悖父兄之教,因感异梦自宫。”刘若愚自宫之后,还是他爹刘应祺托关系想法子给他送到宫里来的。
“异梦.好吧。”朱常洛轻声叹道:“你还真有意思”
“.”刘若愚小小地松了一口气。如今距他自宫已经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