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
“恭送老祖宗。”王安没有说去哪儿,所以在场的其他笔札官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找到人之后,王安没有立刻带着刘若愚折回乾清宫,而是先去了对面的另外一间笔札直房,将皇上之前交给他的奏疏送去。之所以将之送到左侧的直房,是因为这是一封有关辽东熊廷弼的弹章。朱常洛不仅照准了,还亲自在上面写了朱批。
“老祖宗。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陪着王安走了一段路之后,刘若愚小心翼翼地问道。
“乾清宫。”王安的表情看不出阴晴。“万岁爷要见你。”
“啊?”一瞬间,刘若愚的脑子里闪过了无数种可能性。“为为什么呀?”
“到了你就知道了。”王安微微偏头,嘱咐道:“万岁爷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别隐瞒,别撒谎,别迟疑,脑子里蹦出什么直接说。”“好奴婢知道了。”刘若愚只觉心跳加速,手脚发凉。
“还有,说话别结巴。”王安又嘱咐道。
“是。”
——————
“奴婢王安叩见主子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般来说,王安只会在当天第一次见到皇上的时候下跪磕头。但为了表示恭谦与顺从,王安在领着刘若愚走到大殿正中的时候,又规规矩矩地再次下跪,向皇上行五拜三叩的大礼。
“奴婢刘若愚叩见主子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刘若愚第一次近距离面对当今圣上。他有些紧张,声音也跟身体一样在颤抖,但好歹没有结巴。
“知道今天为什么叫你过来吗?”朱常洛挥手,示意王安回自己的位置上去。
“回主子万岁爷的话。奴婢不知道。”刘若愚伏跪在地上没有抬头。
“王安没告诉你?”朱常洛问道。
“奴婢问了,但老祖宗没有告诉奴婢。说到到地方就知道了。”刘若愚一五一十地回答道。
“老祖宗.他不是你的师兄吗,怎么叫得这么生分?”朱常洛又问道。
“老祖宗掌着的司礼监大印是主子爷赐的,掌印太监的名分是主子爷封的,而师兄、师弟的情分是干爹给的。凡事有先有后,在宫里,名分永远大于情分,不能乱了次序。”刘若愚的回答体面而周全,让王安大松了一口气。
“你还真会说话。”朱常洛微微点头,然后拍了拍桌面上的簿册,问道:“你进没进过内书堂?里边儿怎么没有你的记录?”这是一本登记着内书堂学生信息的记录册。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到万历三十年。
记名造册是每个宦官都会经历的事情。不过绝大多数宦官只会在入宫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