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臣率先站出来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当务之急是提高人才的待遇。那些国能给的,我们大秦要给得更多。增加俸禄、赐予更多封地,让人才看到留在大秦的好处。”
另一位年轻的大臣则提出不同看法:“陛下,仅仅提高待遇恐非长久之计。还需完善我大秦的晋升机制,让有才能之人能够凭借自身本事得到晋升,如此方能激励他们为大秦效力。”
还有大臣建议道:“陛下,改善工作环境也至关重要。合理调配物资,减轻工匠们的工作压力,设立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这样才能让人才安心工作。”
林宇认真倾听着大臣们的建议,不时点头。朝会结束后,他综合大臣们的意见,决定从提高待遇、完善晋升机制和改善工作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应对措施。
林宇回到书房后,立刻着手制定提高人才待遇的具体举措。他下令增加各级官员和工匠的俸禄,根据职位和贡献的不同,俸禄提升幅度在两成到五成之间。对于那些掌握关键技术的工匠,额外给予土地赏赐,让他们在大秦拥有自己的产业,能够安居乐业。
同时,他还规定,对于在重大工程或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将赐予特殊荣誉称号,使其在社会上获得更高的尊崇。这些荣誉称号不仅是一种身份象征,还能带来一些实际的特权,比如在税收上的减免、子女教育的优待等。
为了确保这些举措能够顺利推行,林宇安排专人负责监督执校要求各级官员务必将待遇提升的政策落实到每一个人才身上,不得克扣或拖延。他深知,只有让人才切实感受到大秦对他们的重视,才能留住他们的心。
在完善晋升机制方面,林宇下了很大的决心。他首先打破了以往论资排辈的晋升模式,建立了一套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无论是官员还是工匠,都需要定期接受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成果、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
对于官员,设立了不同层级的考核标准。基层官员若能在治理地方、发展经济等方面取得显着成绩,将有机会越级晋升。在中央任职的官员,则以政策制定、执行效果等作为考核依据。例如,若某位官员提出的政策能够有效促进贸易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将得到晋升奖励。
对于工匠,考核侧重于技术创新和工程质量。如果工匠能够研发出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或者在工程建设中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将获得晋升机会,从普通工匠晋升为工匠头目,甚至有机会进入技术管理阶层。
为了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