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带着二十人,绑着那个鲜卑细作,悄无声息地拐到了东南方向。
京口,郗归看着舆图,沉声问道:“何冲还没有消息吗?”
“没有。”南烛一脸凝重地说道。
她去年原已授官外放,只是此次大战非比寻常,无数的消息争先恐后地涌到郗归案前,为免手下人有所错漏,郗归急召了一批旧人回来,成立了御敌专班。
郗归听了南烛的话,难免叹了口气:“他带了那么多信鸽走,可自从到了扬州地界,便杳无音信,只怕是受了埋伏啊。”
南烛轻声宽慰:“何冲这一路人的去向,关乎御敌大业的成败。大敌当前,江左上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扬州毕竟还是江左地界,太原王氏不至于不长眼到这样的地步。更何况,宫中还有皇后呢。”
她虽这么说着,心里却是七上八下,很是清楚这些说辞的无力。
对此,郗归同样心知肚明:“不能再等下去了。”
她转身回到案前,心中已是有了新的主意:“再出兵一万,经中渎水赶赴北境,速速让谢墨脱身出来。让李虎在徐州北境御敌,谢墨带一万五千人,经淮水西渡,去支援寿春!”
“女郎!”南烛抬高了声音,“如此一来,京口和三吴,可就只剩下两万人了啊!这太过冒险了,万一,万一有什么意外——”
郗归并未因此而改变主意:“当日北府军建军之时,不过也只有万余人手,如今将士们个个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御敌的经验也远胜从前,难道还会比不过当年吗?”
她看了眼南烛脸上的忧色,转而面向窗外高悬的明月,感慨而自豪地说道:“不必担心,南烛。北府军已经不是太昌三年那副模样了。我们在徐州和三吴建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你恐怕没有注意吧,如今这个时节,水稻已然抽穗扬花,灌浆成熟,要不了多久,田间就会收获一斗斗的稻米,这些都是百姓们来年的希望。农人们会誓死守卫他们的田地,正如我们会用尽全力坚守我们的国土。所有这些百姓,都会与我们站在一起,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绝非孤军奋战。”
第163章战略
当冯强带着那个鲜卑细作回到京口时,郗归正对着那副贴在铁质板面上的舆图,仔细端详着一个个磁石徽标的位置,冷静沉着地发出一道道指令。
赶赴北境的一万将士已经出发,若是一切顺利,明日上午之前,谢墨便可率军西渡,奔赴洛涧,支援寿春。
徐州全境以及吴地三郡所有靠近海岸线的地方,都已有训练有素的民兵严阵以待,以防海寇趁机作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