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句道:
“现在来看,明军在各地的守军,实力也相当之强,甚至可以从九江和岳州同时往南面和东面袭扰,而从水师的情况来看,城中明军所拥有的火炮数量,恐怕也是超乎想象的。”
“明军的实力确实不能小觑了,准塔打仗还是有一手的,居然就这么败了。明帝就算有两倍的兵力优势,也绝对不可能轻易取胜。”
尼堪说话就直接多了,他到这个时候,已经不再和之前一样狂妄。
毕竟,即便是尼堪,也是打老仗的人,一两次还能说明军侥幸,这都多少次了?他可不是明廷朝堂上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老头子。
而谭泰见状,又接着道:
“没错,明帝之前屡屡露怯,无非就是想要迷惑咱们,伺机恢复实力。只是,真没想到他居然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养出数万强军,积累那么多军备,连连击败我大清强军。”
多尔衮现在虽然暂时不明白朱慈烺是怎么做到的,但他也只能先接受现实,明帝的强大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甚至强得太快,快到有点太不可思议了。
“此前,本王是以明军不能野战来部署各地战略,如此才有了数千马甲牵制一地之法,但如今来看,此法是断不能继续实行的。”
这不仅仅是多尔衮一个人的误判,更是这一次的“荆州之战”前,清军上上下下对明军的误判。“为今之计,一是要稳固临湘周边的局势,各城即日起,临湘城必须严加防守,除了大军进出,各城门必须保持紧闭,任何可疑之人,可疑兵马,都不得入城,以防再中了明帝之计。
二是要探明军的真正兵力,确定明帝当前的实力到底如何,特别是明帝的用兵方向和用兵目的,到底是南,还是北”
“那长沙各军,是否要召回?”谭泰听罢,当即问道。“无论明帝如何用兵,咱们此时将兵马留在长沙,都不是明智之举。”
多尔衮虽然大意是静观其变,但其实只是不愿意自己打自己的脸。毕竟,当初就是他听了洪承畴的话,执意孤军深入,这才有了如今进退两难的处境。
而且,若是大军就这样撤回了,便也就意味着他南征的战略彻底失败,距离撤军北归,便不远了。到时候,他必须在岳州和荆州,取得些许战绩,否则无法服众。
但问题是,在荆州和岳州取得的所谓战绩,除非是重创了明军主力,否则即便是攻破了其中的一座城池,也无法改变整个战局。
所以,现在谭泰主动提出,多尔衮正好就坡下驴,随即又道:
“长沙到岳州,确实山高路远,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