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道,多尔衮虽然棋差一招,但比起多铎,尼堪还是更加信任他。但尼堪同样不敢小瞧明帝,经过那么多次失利,他已经不敢再轻敌了。
而屯齐听了尼堪的话,自然也知道了对方的态度,连尼堪都表态了,他自然不能落后,随即也出言表示,要静观其变。
其实,刚刚听到谭泰的慷慨陈词,再看多尔衮的回应,屯齐便知道对方要避重就轻了。只不过,他还要再看其他人的态度,才能决定自己要说什么话。
毕竟,他现在只是贝子,而且并不受到重用。若是想要改变现在的处境,那他就得等待时机,投靠多铎,或者是阿济格,才能借着乱局,进一步往上爬。
要知道,在官场上想要顺利晋升,不仅要看做出了什么样的成果,还得看跟没跟对老大哥。否则,就算再怎么努力,甚至打好了群众基础,也往往没有老大哥点一点头,来得管用。
毕竟,若是没跟对人,又怎么可能有机遇,怎么可能能够事半功倍,迅速做出成果呢?
屯齐比尼堪要精明得多,自然一早就听明白了多尔衮的话,也知道这个时候多尔衮把一众满洲大将叫来,但是一个汉将都没叫,是为了要稳住军心。
如今,整个湖广的战局大变,屯齐虽然无时无刻不在考虑自己的利益,但对于大清的利益,也同样重视。
这其实也是原本历史上,满清能够胜过明廷的原因——满清内部虽然同样矛盾重重,斗起来甚至更加残酷,但关乎整个政权生死存亡的大事,从来都是放在首位的。
而诸将一番表态之后,多尔衮也随即开始主持大局,并开始调整此前的战略战术,以应对主动出击,咄咄逼人的明帝。
多尔衮虽然选择了先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但始终保持着清醒,他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诸位说得都有道理,本王亦是那么认为的,咱们如今最紧要的,还是得对付明帝,荆州一战,因为准塔和巴哈纳轻敌大意,本王部署在荆州的精锐一朝尽失,整个北面战场,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漏洞,必须立刻补上。
现在必须得立刻确定明帝接下来的动向,明帝这次在荆州到底动用了多少兵马,南面长沙府城的守军,还要岳州府城,九江府城的刘体纯,何腾蛟会不会趁机采取行动,这些咱们都还不清楚。”
“摄政王说得没错,明帝的实力恐怕要比咱们的想象中的要强,否则,不可能在荆州城外击败准塔大军,而且水师也十分强悍。”
屯齐向来做事谨慎小心,他虽然掌握的军情不多,但对于明军的实力,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