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楼上的时候,严佩林和王绶觉两人也匆匆赶来。
黄新华从里面走出,看见他们三人,想到闹出的这么大动静,脸上稍稍露出些许尴尬之色。
不待他开口,李暮便迫不及待地问道:“黄教授,是分布式投影光刻机成功了吗?”
闻言黄新华脸上的尴尬之色更浓,微微瞪了边上的刘泽和王杨两人一眼,然后道:
“还没有,只是物镜系统有了新的突破。”
“最新的镜片实验数据,已经距离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的镜片要求十分接近了。”
“但要完成的话,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
他的话让原本高兴的众人都愣了愣,没想到竟然闹出这么个乌龙。
“那也很好了,镜片突破的话,解决物镜系统的事只是时间问题。”李暮笑道。
一旁的严佩林和王绶觉也道:“是这个道理,虽然只是初步成功,但也非常好了,对我们超算的研究是莫大的鼓舞啊!”
超算的研究开展到现在,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其实不是没有人怀疑能不能做出来。
若非李暮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肯定会有人提出异议。
但即便如此,难免还是有人心里打鼓。
如果连集成度都达不到,那么他们基于一亿次每秒算力研究的很多东西都毫无用武之地。
面对众人的夸赞,黄新华脸上也露出些许笑容,分布式投影光刻机在他手里研究了那么久都没有成功,要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他想了想,看向李暮,道:
“后续的研究,我想请你更多的参与进去,加快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的研制。”
“镜片的问题虽然已经差不多被解决,但后续仍旧有不少困难亟待解决。”
“提高集成度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只有你,才能大大地缩短这个时间。”
黄新华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暮。
尽管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但在他的心中,李暮在半导体方面的水平早就超过了他自己。
一旁的严佩林和王绶觉也看向李暮。
不过他们眼中的忧色更多。
毕竟李暮现在的担子已经很多了。
作为总设计师兼总顾问,他本来不需要解决这么多的技术细节问题,只要牢牢地把握住大方向不出差错即可。
但是他却始终游走在研究的第一线,这种精神及其可嘉。
可难免叫人担心他的身体状况
“没问题。”李暮点点头,不出所有人的意料,直接答应下来。
在别人眼中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