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行。”
“这个不行。”杨文东摇摇头说道:“不如这样,我们一起合作,你虽然有股市、银行或者其他方式融资,但你能够获得的资金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联手,比如针对同一个公司,我们一起收购,股份各多少可以提前确定好,如何?”
香港中等规模的英资公司太多了,67年经济危机的时间又比较短,自己如果亲自上场收购,在效率上估计也是比不过和记这家英资的。
未来的和记集团,其实并非单独一家公司,而是以和记为主,通过各种股权相连组成的一个大财团,掌握了多家市值前百的上市公司当然,怡和、会德丰也差不多。
借着和记的手,自己能够逐步将资本触及这些子公司,最重要的是,祁德尊跟未来的巨骗陈松青一样,是一个会以各种手段做高股价的人,甚至还会以非法手段操作,自己跟着他投资的股票泡沫会非常的大,这样可能比自己单独投资某家公司要收益高的多。
“也可以。”祁德尊想了想答应道。
虽然这里面有点隐患,可杨文东一个华人,港府也不会容许其吞并太多英资公司的.,如果是另外一家英资公司提出这样的合作,他就不会答应了。
杨文东又问道:“那你看好哪些公司?”
祁德尊回道:“均益仓、安达臣、海港工程、黄埔集团.”
听着祁德尊一口气说出来的多家企业,杨文东笑说道:“祁德尊,你这野心可真大,这么多企业,加起来那规模恐怕会会德丰大了吧?”
黄埔集团就不用说了,核心产业是黄埔码头,虽然现在的码头逐渐没落,可大片土地还在那,有心人眼里也是价值不菲的;
均益仓是香港早年非常出名的连锁仓库,没啥产业,就是地多;
安达臣是一家石矿企业,香港很多建筑的材料都是来自于它;
海港工程是一家建筑公司,类似金门集团,稍微差一点.
这些每一家规模都远比不上会德丰这样的顶级洋行,但加在一起规模就非常大了。
祁德尊笑道:“正是因为他们规模大,所以我才想收购。”
“但这么多家,你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逐个收购或者获得控股权了。”杨文东又道。
祁德尊道:“对,这是一个长期计划,目前我短期内的目标是均益仓,他除了地皮其他业务并不怎么样,股价跌的最低,方便我收购。”
“行,那我们55分成,如何?一人收购一半股份,等股份差不多了,你出面收购?”杨文东道。
“可以。”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