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词的定义你没有搞明白是么?”
苏允气道:“这些词大家一眼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要去寻根究底呢,辩驳一番之后,不还是采取了它们常见的定义?这有什么意义呢?”
苏辙微笑道:“能让你生气,这便是意义啦。”
苏辙这么一说,苏允的怒气顿时消失无踪,与苏辙拱了拱手,致歉道:“叔父,是我失态了。”
苏辙笑着点点头,起身双手压住苏允的肩膀,把他按入椅中,语重心长道:“辩经过程之中,这亦只是最粗浅的手段而已,你若是这样都忍不住,那这孟子集注你还是留着自己欣赏吧。
你想要让孟子集注得到世人的承认,便要将所有对它有异议、心存坏心思、想要侮辱它、驳斥它的人统统打倒,让它以毫无辩驳的模样出现在世人面前,才有可能让它走到该有的位置。
人因经名,经以人兴,你会因为这《孟子集注》而著名,而《孟子集注》也要因为你的能力而兴盛。
以后的几十年里,你要面对无数次的诘难,随时有人要来拷问你,质疑你,随时让你回答经义,用各种诡辩手段来诘难你。
你对答如流,他们只需向你恭敬感谢,便可以遮掩住他们的坏心思。
但是一旦你被难住了,他们便会因此骤得大名,如此划算的买卖,谁都想做一做。
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应对所有的手段。
另外……”
苏辙看着苏允道:“……你若是想要让你的心血流传下去,甚至成为显学,成为科举主流,那你需要付出的可能是你一生。
要么你一生讲学,让更多的人将这《孟子集注》给传下去,要么让这《孟子集注》去到经筵上去。
要么如同介甫公那样,将其重注的《诗》、《书》和《周礼》,又称《三经新义》的经义在太学中推行,让新学盛行一时。”
苏允皱起了眉头道:“这般虽然因官盛而名一时,介甫公一下台,如今新学已有式微之相,不长久啊。”
苏辙呵呵一笑道:“那是因为新学不够好!介甫公为了变法,不惜篡改经义,令经义符合变法之所求,如此一来,难免错漏百出,有漏洞就难以成为传世经典。
介甫公在经义上的成就堪称大家,但就是因为新法所累,难以公允之心去解经,今日之败,乃是根子坏掉了罢了。”
苏允点点头,不过对苏辙的说法亦只听了五成而已,苏辙所说的话,与他所站的位置是统一的。
你让一个旧党去评价新党,是很难听到一个公允立场的,所以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