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样生产状况下生产出来的红旗轿车,质量得不到保证,也就很正常了。
贾主任带着他们转了一圈,最后回到停放样车的车间,对着陈凡正色说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你这两款车的设计缺陷,这是我们坚持要求邀请你过来一起参与评估的首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则是你给云湖机械厂设计的汽车生产线。”
他转头看了看杨厂长,“云湖机械厂本身不具备汽车量产能力,虽然依靠工厂机械设备和高级技工,可以手工打造出汽车,但是这样的效率很低。
所以你给他们的建议是,组织精兵强将,用手工打造的方式来生产轿车。然后自己做一条汽车生产线出来,用来生产面包车。”
他双眼正视陈凡,眼里充满了好奇和希冀,“生产轿车的方式虽然说是手工,却与我们生产红旗的方式大不相同,你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对质量把控有很高的要求。
另一个方面,面包车生产线的构想也很有特点,与之前我所了解的国内外汽车生产线都不一样,而是根据云湖机械厂的既有资源,量身打造的。
一个汽车设计、一个生产线设计,正是这两个原因,我才向部委极力要求,一定要请你过来参与这两款车的评审和生产设计工作。
我希望你能用你的智慧,为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推一把力!”
陈凡赶紧摆手,“没有没有,其实这些很多都是我父亲的构想,我只是把他记录的资料复述出来罢了,当不得您夸奖。”
他心里暗暗庆幸,幸好没有让别人去家里取那几个笔记本,这样等自己回去,还可以往里面再添加一点内容。
其实他对汽车生产线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又不是专门做这一行的,哪能了解这么多东西?!
他也只能根据了解的一点碎片信息,以“猜想”的方式提供一些思路。
即便如此,也足够现在的国内汽车单位往前迈一大步。
我国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是一汽工厂在56年落成的解放卡车生产线,可第一条“现代化”生产线,却是30多年后,上汽与大众合作的“桑塔纳”汽车生产线。
所以哪怕只有一点点改良,对汽车生产都是难能可贵的进步。
此时贾主任听到陈凡的话,不禁有些惊讶,当即转头看向朱教授。
朱教授点了点头,确认了陈凡的说法,随即笑道,“虽然是陈同志父亲的思路,但是陈同志自身也是汽车专家级的水平,参加我们的商讨,绝对是够格的。”
他看着陈凡,眼里还有些遗憾,“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