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文学的核心特征是对人类经验和存在的深入思考。
也就是说,一部严肃文学作品,需要以写实、荒诞、意识流和后现代的写法为表达方式,通过文学形式来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最常见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矛盾、情感挣扎以及生活的困境,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总而言之,就是要“有意义”。
而这个时候文学界的主流,对通俗文学的态度是“排斥”、甚至“看不起”,许多文人都认为通俗文学就是消遣文化,没有过多的精神内涵,也不值得去反复品读。……就和后来爬上台子的通俗文学家、瞧不起网络文学如出一辙。
鄙视链代代相传、概莫能外。
所以此时巴老能够对通俗文学有所包容,是非常难得的。陈凡沉吟两秒,看了看两人,说道,“也不算彻底的通俗文学,当然也不是很正统的严肃文学,这个故事算是我的一次尝试吧。
我的想法是通俗文学具有更广泛的传播性,这一点是严肃文学比不了的。但是可以通过严肃文学的写法,赋予通俗文学以内核,使其具有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巴老眼里若有所思,缓缓点头,“你有这个胆子尝试,是很好的,文学创作不能始终一成不变,当年我们学西方用白话文写作,不也引起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你先放心大胆的写,只要文好,万事有我担着。”
何青生也坦然说道,“没事,回头真要有人敢骂你,我们江南作协也不是吃素的。”
陈凡见巴老情真意切,何青生仗义直言,心里不禁有些感动,当即脱口而出,“已经写完了,现在是甜甜在帮我誊抄。”
巴老眼神微动,“哦,她没有说过这个,行,等我回上海,就去找她要来看看。”
顿了一下,他又抬起头笑道,“今天我过来,就是有一件事,跟小姜同志有关。”
陈凡顿时愣住,“她怎么啦?”
跟姜甜甜有关?他实在想不出来,还不算完全入门的姜甜甜,有什么事竟然能惊动巴老?不过看他的态度,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巴老看着他笑道,“刚才会议结束后不久,我接到上海来的电话,小姜同志通过你的启发,写了一首小诗,文汇报和上海文艺编辑部的同志们,都一致认为这是一首划时代的诗,想要发表。
可是小姜同志却不愿意,她认为是自己听了你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之后,受到了启发,才无意中作出这首诗,就算要发表,也应该要写你的名字。”
陈凡眼睛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