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绝对不是为了搞出一个实验室里的玩具,所以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
李罗宾跟陆琦交换了一下眼神,更熟悉的前者笑道:“你的电动车应该连图纸都没有吧,还说什么量产车?”
林一郑重地表示:“一定会有的,而且不会等太久。”
“你们应该相信,一家用三年时间消耗上百亿美元的弹药,赢下了这场打车大战的人有足够的效率。”
小小地装了个逼,李罗宾和陆琦当然都不会当回事,不过林一的提醒也不无道理。
他们搞自动驾驶是要装到车上去的,这事儿交给万里出行似乎也是两便。
“我觉得可以。”
于是暂且先这么定了下来。
当然,这是熊厂和万里出行双方都非常重视的一次合作,他们仨只是碰了一个意向而已。
作为各自未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细节等待他们去碰撞跟磨合。
对林一来说,这是他第一次不依靠已经被验证过的经验,对万里出行的未来发展下的注。
这样一来,他考虑了很久的三步走战略也逐渐成型了。
短期之内,是拿“共享单车”当幌子,暗度陈仓实现盈利和上市。
中期也就是可预见的近未来,在即将爆发的新能源浪潮中分走一杯羹,占据一席之地。
远期,就看熊厂主导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否能够落地,即使失败也有助于林一造车的智能化水平。
一个无法忽略的隐患是,如果这个场景真的实现了的话,那么万里出行以后会不会受制于熊厂呢?
至少那个时候,万里出行应该不是林一仅有的筹码了。
第590章 互不侵犯条约
林一跟熊厂聊的兹事体大,但是别的事情就用不着拖拖拉拉了。
那天之后,很快有媒体报道了饿了吗的张旭濠到访万里出行京城总部,林一出面接待,双方进行了友好磋商,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云云。
都是狗屁。
林一跟张旭濠能有啥合作的?
后者到京城主要是和熊厂就外卖业务的合并事宜进行谈判,顺便到中间人林一这边为他的牵线搭桥表示感谢。
林一也就顺手利用了一把,搞出了一个小新闻,完全就是给某人专供的。
两家公司的合作余地确实很小,以至于媒体都不能胡编乱造,只好从他们俩当初一起上过《青年报》开始,强行介绍他们多年来交情深厚,相互砥砺。
那报道写的林一自己都想笑。
且不说当初他们是啥关系,林一现在能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