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问她安好,有时候没什么说的便多说些兄弟姊妹们的情况,甚至有时候父亲也会与她谈谈心,说起他从前没让姜雪漪详细知道的事。
也是最近,她才彻底知道了父亲和陶尚书的旧怨,归根到底竟然因爱生恨四个字。
陶尚书年轻时性子孤僻不合群,不善交际,只在念书上天赋异禀。他心志高远,与父亲一见如故,将父亲引为唯一至交,甚至与父亲同吃同住,一道研学。
可随着时日渐久,父亲却发现他虽有大才,却性情偏激极端,不懂圆融之道,所抒高见每每不顾百姓死活,只看利益。
父亲深觉他并非做官的大好人选,所以在父亲率先入仕后,并未向先帝推荐陶尚书,反而推荐了另外一个学不如他,却更加心怀百姓之人。
也正是这一举措让陶尚书深深感受到了背叛之感,无法接受父亲的所作所为,后来两人又因此事争执多次无果,父亲实在忍无可忍,最终二人割席。
与父亲决裂之后,陶尚书的性情变得更加极端,也开始学着曲意逢迎,在官场周旋。再后来陶尚书成功入仕,又凭借才气一路风生水起,可两家的仇怨已经彻底结下,甚至牵连到了子嗣身上,再也没了回旋的余地。
为了父辈的恩怨,陶家先后葬送了陶姝薇,陶姝妍,后来又一错再错,将整个家族都倾覆了。
只是得知以后姜雪漪也会觉得感慨,如陶尚书那样阴险毒辣,心机深沉之人,谁又能想到他曾经竟会那么在意与父亲的友情,在意到甚至不惜用一辈子去恨他、刺激他,又在这个过程中迷失自我,最终走向绝境。
若要姜雪漪来说,为了任何人伤心难过去较劲都是不值得的,可见每个人心中所思所想都不一样,谁也不知道意外何时会来。
人总要与自己和解,偏激与疯狂只会产生悲剧。
看罢家书后,她将手中的信纸好生叠起来放回抽屉里,抬头看向了窗外的景色。
看着太阳的位置,姜雪漪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心口倏然一沉:“我记得殷凝是去太医署取药材了,怎么会到现在还没回来?”
“跟着她一道去的人是谁,这会儿回宫了吗?”
说起这个,旎春连忙走了过来,神色也凝重了起来:“跟着去的是橙黄和橘绿,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