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了一口气:
“你说陛下竟在亲政?”
没错,皇帝亲政。
众所周知,苏曜不喜琐事,让他每天上朝,大把时间去听着一帮老臣嘟嘟囔囔的那简直是能要人命了。
于是乎,苏曜即便回到了京城,也是大手一甩,把万年老婆推出去,高坐庙堂,临朝听政。
虽然万年公主自小没受什么正经帝王教育,政治水平有限,但她心地善良,虚心纳谏,从不刚愎自用。
所谓好的制度就是要保证平庸之主也能维持朝堂的正常运转。
如今三省六部各司其职,政事堂中诸位大臣皆是苏曜精心挑选的能臣干吏,他们相互协作又彼此制衡,确保了朝廷大政方针的有序推进。
女帝万年虽初涉朝政,但在苏曜的指导、学校的教育以及众臣的辅佐下,也渐渐有了些明君的风范,颇得百官人心。
刘虞听闻,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他此前一直以为,那苏曜不过一无谋武夫,大权独揽女帝不过是操之其手的傀儡。
如今听皇甫嵩所言,这苏曜竟然颇有胸怀,不但给百官放权,女帝竟也能亲临朝政,朝堂之上呈现出这般清明气象,实在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一时间,他坚持反抗的心也为之动摇。
在长久的沉默后,刘虞望了一眼牧守府外阴沉的天空,听着那呼啸的寒风吹过高墙,终于轻叹一声:
“义真公,容我再考虑考虑。此事关乎幽州百姓的生死,也关乎我刘氏的未来,我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皇甫嵩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理解与期待:“刘使君,时间紧迫,还望您能尽快做出抉择。如今幽州局势危急,早做决断,才能避免更多的生灵涂炭。”
刘虞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内室,留下一众幕僚面面相觑。
他们心中明白,刘虞的决定将决定着幽州的命运,也决定着他们这些人的未来。
接下来的几天,刘虞闭门不出,独自在书房中思考着皇甫嵩的话。
他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来为了幽州百姓所付出的努力,回想着近年天下局势的变化。
如今,汉室衰微,天下纷争不断,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了复兴汉室而战,希望自己在幽州的坚守能够拱卫王权。
但是,如今看来,这条路似乎也已走到了尽头。
可是回归朝堂,他又能否做的更好?
时间一天天过去,刘虞是纠结难断,但战场局势却不会因他的犹豫而有所停滞。
就在刘虞纠结的时候,公孙瓒和太史慈的联军已踏上幽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