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原和山东等地依然占有很大的优势和录取名额,但偏远地区的边郡学子也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天呐!”
“大将军这简直是开千古未有之创举啊!”
一位来自凉州的寒门学子双手颤抖,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
“我等边郡之地,向来被视为蛮荒,人才难以出头,如今大将军如此举措,实乃我等的大救星!”
“是啊,原本以为此次会试,我们这些边郡之人不过是陪跑,凑个热闹罢了,没想到大将军竟能如此思虑周全,公平对待。”
另一位来自幽州的学子握紧双拳,眼中满是斗志。
“没错没错,没想到我交州还能有这些个名额。”
交州学子则是眼含热泪,激动不已道:
“有了这名额分配,我等便有了出仕的机会,必须要好好把握,方才能不负大将军的这番苦心。”
边郡学子们欢天喜地,热泪满眶。
不过欢喜自然就有人忧愁,之前在上次科举中大获全胜的关东学子全都黑了脸色,一个个如丧批考。
“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
袁绍的侄子袁浩,听闻噩耗后就是一阵暴跳如雷,他将手中的茶杯狠狠的一甩,摔得噼噼啪啪。
作为袁氏家族的子弟,别看袁浩整日没个正形,但他到底是自幼便享受着家族的庇护和优越的教育资源。
在第一次科举中,即便几经审查,但最后还是证实,他确实是凭着自己的才学,榜上有名。
本以为这次科举他也可如法炮制,继续延续家族的荣耀。
然而,苏曜的新政策却让他倍感焦虑。
“那些边郡蛮子,四书五经都不利索,凭什么可以享受优待,生生从我等手中抢走如此多的名额?!”
袁浩满脸涨红,气的是怒目圆睁。
他不急不行啊!
上次他的分数也就是个中下水平,这次要是考虑录取名额的全国分配,那他怕是真的要名落孙山了。
他可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啊!
你告诉他居然出不了仕???
“这是开的什么滑稽玩笑啊!”
袁浩怒不可遏,一脚踢翻了身旁的凳子:
“我袁氏世代簪缨,岂容这些边郡草莽与我等平起平坐!”
一旁的门客们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深知袁公子此刻正处于盛怒之中,谁要是敢多说一句,只怕会惹来无妄之灾。
唯有杨修长叹一声,出言劝他冷静:
“表哥,现在愤怒于事无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