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且莫急。”
苏曜慢慢道:
“不知你可知道,我来河东后推行的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之事?”
苏曜的话让程忠听了一愣,但很快就回过神来。
确实,苏曜的土改之策在河东之地闹得沸沸扬扬,即便身处不同阵营,但他也早已有所耳闻。
而巧了,他本就是绛县当地豪强出身,而在接受了郭太的任命后,更是成为了绛县唯一的“土豪”。
通过利用白波军的势力,驱赶本地世家豪强,兼并土地,短短几年间,程家就将绛县近七成土地据为己有。
如今听了苏曜的话,他脸色惨白,哪里不知道苏曜的意思。
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他,想活命,先献土嘛。
这要换了别人,可能会有少许纠结,舍不得那些身外之物。
但是程忠,作为一个在乱世中白手起家的豪强,他非常清楚乱世之中强者为尊,没有了性命,再多的土地和财富也只是镜水月,毫无意义。
于是乎,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表示愿意献出全部土地给苏曜,全力支持大将军的改革,以补偿罪孽,求饶过一命。
“我喜欢聪明人。”
对他的表态,苏曜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会有人监督你办理产权交接,等到一切顺利结束后,你就去卫伯觎那,协助他一起执行清丈田亩与人口普查一事。”
“卫伯觎为人正直,又是本地世家出身,有些事情放不开,我希望你日后能和他取长补短,搞好河东郡的土地改革,你懂我意思吗?”
程忠听了一愣,然后立刻明白过来,大将军是准备用他当酷吏了。
这也是理所当然。
凡是改革,就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而苏曜麾下,那些文人谋士,除了贾诩等寥寥数人外,都是些正人君子,文人名士,与世家、清流等关系颇深,相互之间利益纠葛太重。
这些人出谋划策或者正经办事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一旦到这触及世家和文人利益的改革大事上,他们就肉眼可见的顾虑颇多,进展缓慢。
故而,苏曜其实一直都在考虑提拔一些与那些世家毫无干系的“尖兵”出来,勇于任事,大刀阔斧的去干。
锦衣卫便是苏曜这一思路下的产物。
但是,王凌毕竟缺乏经验,虽然忠诚可嘉,但是还带着份少年人的天真,很多事情还是会有所顾忌,颇为看重颜面。
而这程忠则不然,他的出身和经历简直就是个完美的酷吏人选。
程忠低着头,双拳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