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出来对对看,找那种能攻克的重点挑出来攻克一下,要是总拉那些小鱼小虾,一是没有经验值可以拿,二是感觉这个集团太不高大上了啊。
第113章 王妃人选
黄师爷念出了几个名字, 例如沈子安, 例如谢存元等等, 都是很有可能拉拢到的人选。不过他们要不远在京城,要不在其他省份任职,并不适合蔡思瑾现在去拉拢。
周水静更是直接说道:“夫君, 这种事情非比寻常,做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确保安全才可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古语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我们做事情之前一定要细细筹谋好才能动手,否则不但不能帮助九皇子夺储, 还会坏了夫君在皇上心中的好印象,坏了九皇子的圣宠。”
蔡思瑾点了点头, 叹了口气说道:“哎,我还是不习惯做这种权谋之事,还是正正经经扎扎实实修好我这个河堤好了。若是有识之士, 看到九皇子的作为、看到支持九皇子的我的作为,自然会倾向于九皇子。若是那种奸邪小人、墙头草, 那么能不能拉拢过来也无所谓了。”
黄文邦笑眯眯地说道:“不错不错,还是大人高瞻远瞩, 储位之争从来都是腥风血雨, 但是也从来都是静水深流、不动声色的,若是跳得太高、对储位太过于看重,容易在皇上跟前失了圣心, 反倒不美,所以......”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蔡思瑾和周水静都会抢答了,二人同时说出了这句黄师爷的未尽之言。然后三个人相视而笑,心中均是有数。
接下来的时间里,蔡思瑾又恢复了他之前一心治河、修理河堤的状态。或者说,在其他人的眼里,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从来没有操心过别的事情。
而经过了偷掘河堤人的那一番重重处罚,还搭上了一个三皇子之后,整个大晏的官场都明白了蔡思瑾现任的这个“巡河御史”有多么大的能量,有多么受皇上看重,他治理黄河这件事在皇上心中有多么重的分量。因此,大家都夹紧了自己的狐狸尾巴,根本不敢露出来,不敢在蔡思瑾面前耍什么手段。他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一点儿都不敢得罪。
就这样,蔡思瑾一直在加快治河的进度,基本上以三个月一个县的速度往下游治理河堤而去,这个速度真的算不得慢了。
同时,在京城里,九皇子也渐渐有了一番作为。
话头要从九皇子从黄河源头回京说起,他风尘仆仆的就赶紧去拜见了皇上,与皇上说了说一路上与蔡思瑾的治河见闻,说一说大晏朝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象,也说一说民间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