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了,有好些人向他们打听呢,其他三个木头脑袋怎么就想不明白?
他想了想还是忍住没有再和大哥毛豆理论这件事,即便说出来以后,敦厚老实的大哥肯定还是会一本正经地说:“爹娘这样的感叹乃是因为爹爹这八年来都做了京官,没有机会出门游历,绝不是因为烦了我们兄妹四人……”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怎么就这么难受呢!
第107章 思晨受挫
将四个孩子放在边西省蔡家村之后, 蔡思瑾夫妇二人、九皇子以及他的三个伴读仍然往黄河的上游前行,不过这一部分的水域已经不足以使得高大的官船通行, 几人雇了几艘小船沿河而上, 一直几乎走到黄河的源头不能行水处, 几人才换船行舟, 进入了河源省。
要想好好地治理黄河, 蔡思瑾准备从河源省出发, 从源头开始好好的修渠, 并且将河渠修理得坚固且狭窄, 以及在两边准备泄水闸门以及含水湖,实现自己当初殿试时的设想“以水攻沙”。前世里,蔡思瑾实实在在见过“以水攻沙”这样治河起到的好效果, 所以他做起事情来胸有成竹、步骤严谨、思虑周全, 真真让九皇子几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九皇子浩诚在蔡思瑾的教导下读过很多史书, 别的不说, 对“纸上谈兵”的赵括就很熟悉。之前的八年时间里, 他从他父母、外祖父、二舅舅口中听说了很多官吏的办事经历, 深觉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理论的人才,但是只会“纸上谈兵”, 做起事来颠三倒四,一点儿章法都没有。有的人却是实干的人才, 不仅文章秀美, 做的事情也很漂亮, 比如说常常被人夸的张思晨。
对于教授自己知识的蔡思瑾, 九皇子自然是万分喜爱的。可是蔡思瑾外放的时间满打满也就是三年而已,又只是做了正五品的应天府知府而已,这些年来渐渐地没有人夸奖他在实干方面的事迹,九皇子等人也不知道蔡思瑾当初在山北省应天府的那些漂亮改革方案,因此在初初出发的时候是在心里为蔡思瑾捏了一把汗的。
更兼之从京城里一路行来,蔡思瑾和夫人简直做足了游山玩水的姿态,又是吟诗作赋,又是撰写游记的,简直不亦乐乎,让他们四人嘴中塞满了口粮,一点儿都没有出来干事情的感觉好不好!他们四人私底下商量起来,对蔡思瑾都是怀疑的成分居多。
九皇子更是思虑甚远,已经想到了万一此番治河效果不算太好,怎么在自己父皇面前帮侍讲圆过去了。
可是没有想到真的干起事情来,蔡思瑾简直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