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反而觉得他拥有赤子之心,真诚直白得可爱。所以说给人的印象很重要,你之后在做任何事都会被加了一层滤镜,好久更好,差就更差了。
谢正卿觉得差不多了,就制止了大家恭维之声,直接说道:“这次的改革想要真的推行下去殊为不易,不见血是不可能的。我之前已经与皇上说好了,在推行改革的时候会酌情调遣你们辖区周围的兵营来协助你们,为你们平叛,你们去到地方之后也要与当地军营的将军打好关系,不要生了什么龌龊,免得到时候出事起来伤了自己的性命。”
众人一听要见血,忽然就紧张了起来!这么可怕吗?甚至有人都想着要退缩了。蔡思瑾倒是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前世里不但见过别人推行改革,自己也做了好多年的地方官,自然是知道改革是要见血的。
张思晨也是为之一愣,师傅之前从未与自己说过这么严重的话,此时再一观察周围人的表情,自以为明白了师傅的意思,可能是要考验一下他们。说实话,此时的张思晨并未把谢正卿的话当真,他觉得他们之前推行改革一直都很顺利,包括最难的部分科举制度改革和土地测量都已经做完了,他不相信之后还会有什么很大的阻力。
谢正卿叹了口气,知道现在自己新组的这个班子的人还没有真正历练过、成长起来,这样放下地方去肯定会有一些人会“折损”的,但是他也不可能不走这一步,没有经历过血的考验,他的人永远也成长不起来、永远不可能独当一面。
但是对于张思晨这个入室弟子,他还是很看重的,自然要把他单独留下来再面授机宜一番。想了想,他还留下了他很看重的蔡思瑾。
第84章 面授机宜
蔡思瑾、张思晨二人留下之后, 与谢正卿到了他的书房之中。到了书房之后,他们二人才发现谢正卿的嫡长子谢存正与庶子谢存元也在场。经过这些年来,谢正卿手下那些小喽喽都至少升了四级, 他的两个儿子自然也不可能落下。
谢存正现在已经是正四品的一省学政,还是在江南省那样文风鼎盛、最容易出成绩的省份, 此次进京述职肯定也不会得“优等”意外的其他成绩了, 再往上就是一省的副总督了,说不定几年以后就会像沈子安当年那样出任一省总督,成为一个风光的封疆大吏了。不过谢存正现在已经三十五岁了, 比起沈子安当年来说还是逊色了不少。
而谢正卿的庶子谢存元就要差得多了,他现在是正五品的知州,与蔡思瑾一样是正五品的官职, 甚至还比谢正卿的得意弟子张思晨要官职低。可是谢存元现在已经三十二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