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三国时代很多世家子都是这样,眼高手低。
看似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实际上做事一塌糊涂。
尤其是到了两晋时期,这种风气更是延伸到了极致。身居高位,只需要谈玄论道,属下送上来的文书,看都不看。
美其名曰“留白”。
越是愿意做事的官吏,反而被视为浊流。
乔玄没有这样病态的观念,但他对自己能力有多少有数,他文武之才,也就比正常人强一些,嗯勉强算是一县之才。
这样的能力,如何代替桥蕤支撑乔氏宗族?
怕不是桥蕤一死,乔氏宗族就要烟消云散啊。
“原来乔公是为了宗族的未来……”
步骘彻底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对方是自认能力不足,所以才想着以两个女儿的关系,去投奔孙策周瑜。
以姻亲的关系让乔氏得到存续。
这种想法,不能说错,对乔玄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只可惜,淮北距离东吴太远,他这个想法根本实现不了。
“乔公不用担心,镇南将军文韬武略,都非同一般,以我来看,镇南将军兴德政,重民生,延揽四方勇士,待人宽厚,赏罚有度!此乃英雄之略!”
“孙儒、袁术之辈,早晚必灭!”
“公不如先在泗洪安身,乔氏族人有才干,便让他们来军府做事,只要他们有能力,主公和我必然提拔!”
步骘面上露出笑容,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说道:“如此,乔氏族人扎下根基,不怕没有前途!”
第132章 传承
步骘劝对方投奔泗洪是好意。不过,多少也有自己的考量。
对方不管怎么说都是同样来自三国时代的熟人,还都是曾经东吴一方。双方关系更深。
乔氏族人之中,乔玄能力不强无所谓,只要乔氏族人能胜任县吏、巡检就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王景如今有兵马数万,丁口近二十万,也算是一方豪雄,麾下的文武将校,按照出身以及交情,暗自分出了几个小团体。
当然,他们也未必是拉帮结派,但一个人总有交情好的朋友,和交情一般的同僚。
如朱武、陈达,他们两个是生死兄弟,自然算是一个小团体。
穆弘、穆春、李俊这几个人,都是同乡又都是梁山头领,他们之间的交情自然比其他人更深,并且他们和朱武两人,又因为梁山关系不错。
他们这些人加起来可以称之为梁山系。
其中威望最高的便是朱武。
麦铁杖统帅步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