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克易回到巴达维亚之后,反倒是进一步得到了家族的重用,因为苏家认为停战协议签订之后,海汉与荷兰之间的贸易关系会逐步趋于正常化。而海汉近年在大明、安南等地所展开的贸易规模,苏家尽管地处南洋也是有所耳闻的,家主苏鸣岗认为海汉的体量可与东印度公司有得一比,说不定某些方面还有胜出的地方——比如说军事实力。
如果双方在此之后能够开展贸易往来,苏鸣岗希望苏家能够抢到靠前的排位,毕竟近年依附于海汉的生意人,可都着实得了不少的好处。来巴达维亚进行贸易的海商,也越来越多地在运来的货物中加入了海汉商品的比例。这中间有多少利润,才能促使海商们作出改变,身为巴达维亚华商代表的苏鸣岗自然是有数的。
苏家的直系子弟中,与海汉人面对面打过交道的人并不多,而苏克易在三亚的两个月经历自然让他成为了候选者当中的佼佼者。于是苏克易从三亚回来之后不久便被委以重任,负责筹备与海汉建立贸易关系的事宜。
苏克易在家族中的确已经算是“海汉通”,但他亲身到过三亚,也知道海汉的真实状况并不是走马观花就能掌握,何况他在三亚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其实是被软禁在宾馆中无法外出。所以即便得到了家族的重用,他也很难对这项工作顺利上手。不过他很庆幸自己认识成大朋这个朋友,因为这位成家少爷早两年的时候,也曾因为家族生意的关系,有过在三亚短暂居住的经历,要说跟海汉人打交道的经验,这位应该要比自己还更多一些。
成大朋当然不会拒绝这种送上门的好事,一边假意为苏克易出谋划策,一边趁机搜集各种相关的情报信息,特别是东印度公司在南洋地区的各种经营项目和经营状况,成大朋都以参考为名向苏克易套路出了不少干货。
而苏克易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情报的重要性,更没有察觉到成大朋的别有用心,不知不觉中就向其吐露了不少内幕。在他看来成大朋只是一个做粮食生意的朋友,与荷兰人经营的项目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瓜葛,就算知道了荷兰人每年会买卖多少肉豆蔻,派出多少船只前往大员和日本,从大明收购了多少生丝之类的消息,又有什么打紧呢?
当然成大朋也并不只是光问问题不出主意,事实上借着安不纳港这个特殊地点进行奴隶贸易,就是成大朋向苏克易所提出的建议之一。
海汉近两年的引入移民速度开始下降,执委会也在寻求从南洋海外通过奴隶贸易的形式引进劳动力,而安不纳群岛的位置注定了那地方难以吸引大陆移民定居,成大朋认为既然停战协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