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隆科多吃肉呢?
在大清朝,只有笑到最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事儿还没成呢,就管不住嘴巴的瞎咧咧,迟早要栽大跟头滴!
早上,胤禑以御前大臣的身份,列席了御前军事会议。
今天的与会人员,没有汉臣的踪影,全是旗下重臣。
以满洲首席大学士嵩祝为首,大学士马齐、萧永藻、老三、老四、老十二和胤禑,他们七个人,垂首屏息的站在康熙的御案两侧。
康熙看了眼众人,冷冷的说:“色楞和额伦特,轻敌冒进,导致全军覆没,该当何罪?”
胤禑心里有数,老十四在前方打了胜仗之后,康熙这是打算秋后算帐了。
但是,色楞和额伦特的战败,本质上,是康熙瞎指挥造成的严重恶果。
色楞担任侍卫多年,算是胤禑的老部下了,胤禑对其知之甚详。
不客气的说,从未带兵打过仗的色楞,和纸上谈兵的赵括,有啥区别?
可是,嘴皮子特别会说的色楞,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康熙骗得一楞一楞的。
康熙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居然误以为,色楞是不世出的将才。
结果呢,由于色楞的贪功冒进,导致他和额伦特的两路清军,被准噶人先后包了饺子。
近万人的清军队伍,侥幸逃回西宁的仅有个位数而已,可谓是败得一塌糊涂。
不幸中的万幸,色楞和额伦特的手下,大多是绿营兵。西北的纯正八旗兵,损失并不大。
色楞和额伦特,都是康熙的心腹。
尤其是额伦特,这家伙曾经长期担任通州大营的都统,更是今上心腹中的心腹。
此二人战败之后,康熙一直拖着没有治罪,主要是怕老十四也战败了,将来不好收场。
现在,老十四打了胜仗,再给外人治罪,康熙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对于康熙的小心思,在场的七个人,哪个心里没数?
“三阿哥,你怎么看?”见大家都不说话,康熙索性点了老三的名。
康熙三十七年,老三封郡王的时候,老四和老八都仅仅是贝勒而已。
不夸张的说,在所有皇子之中,就数老三的年纪最长,资历最深,亲王牛录最多。
尤其是,老大和老二彻底出局之后,老三的庶长子地位,格外的惹人注意。
随着老一辈宗室诸王的逐渐凋零,如今的诸王之首,已非老三莫属!
“回汗阿玛,臣儿以为,色楞和额伦特,不仅辜负圣恩,而且轻敌冒进导致大败,理应从重治罪。”老三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