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的压制嘉庆,一旦山陵崩后,焉有活路?
“衡臣,拟旨,剥了凌普的皮,其家小一概贬入辛者库为奴!”
赢家必须通吃!
既然康熙赢了,那就随便剥了凌普的皮。
若是太子赢了,康熙逃不了建文帝的下场。
朱老四故意派人到处去找建文帝,呵呵,也就是不想承担弑君的恶名罢了。
张廷玉不愧是刀笔吏中的佼佼者,以他为主,草拟的上谕和檄文,康熙几乎一字未改的下发了。
在皇权砖制时代,不管幕后如何恶臭,表面上,总要讲究个师出有名。
二废太子的上谕,以及讨逆檄文,一起明发天下之后,就意味着胤礽彻底完了!
实际上,明发天下的上谕,主要是针对蒙古草原的王公贝勒们。
康熙看得很清楚,胤礽的外援,必在草原之上。
果然不出所料,半日后,梯次洒出去的侦骑来报,距离行宫五十里以外,发现了一股大约万人的蒙古骑兵,正往北面逃窜。
直到此时此刻,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康熙叹息道:“简直是丧心病狂啊!”
胤禑其实已经想到了,却故意闭紧嘴巴装傻。
胤礽想作乱,除了勾结御前三大营之外,必然要寻求蒙古外援的帮助。
而胤礽的三女婿,正好是土默特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
现在,康熙还有啥不明白的?
胤礽先派梁九功,故意在行宫里纵火,逼迫康熙离开行宫。再利用前锋营和骁骑营里的暗线,故意制造内部混乱。
当御前三大营都乱成一锅粥之时,胤礽的好女婿阿喇布坦,再率军给予康熙致命一击。
说实话,胤礽安排的真不错,很有可能成功!
然而,康熙棋高一招,提前下旨给胤禑,命他节制直隶诸军。说来也甚有趣,上次复立太子之时,胤禑出了大力。这一次,粉碎胤礽弑杀君父阴谋的,还是胤禑。
既然涉及到了军事问题,康熙就问胤禑:“你有何高见?”
康熙朝的蒙古人,和明堡宗时期的蒙古人,战斗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皇太极到康熙,这三代君主的长期驯化和打压,如今的蒙古人,除了拥有大量火绳枪的准噶尔人之外,都不是大清禁旅八旗兵的对手。
康熙此问,就非常考验胤禑的政治智慧了。
胤禑心里明白,胤礽已经完了,他女婿阿喇布坦不可能不知道。
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阿喇布坦一旦暴露之后,只有两条可选,一是把胤礽交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