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免得老四动了不该动的心思。
老四摆了摆手,说:“唉,我是静极思动,太想在汗阿玛的面前有所表现了。”
通常情况下,只要老四开始诚恳的自责,心里憋的气,也就完全消散了。
老十三再次看向胤禑,胤禑却低着头,故意没看他。
嗯,老十三心头猛的一凛,在他和胤禑之间,类似的默契配合,以后肯定还有。
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一旦巧合太多了,很可能惹来老四的疑心。
老四的心胸,远不如康熙那么宽广,老十三也是知道的。
次日,康熙召集老三、老四、胤禑、温达、张玉书和李光地,在清溪书屋的东暖阁内议事。
三个皇子,一个满洲重臣,两位汉臣,正好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均势。
在位近五十年的康熙,把异论相搅之术,玩得炉火纯青。
“三阿哥,你怎么看?”
老三现在是除了太子之外,最年长的皇子亲王,手头掌握着从下五旗抢来的十七个牛录。
老大呢?嘿嘿,他虽然还可以喘气,康熙却已经当他是死人了!
老三的门下,不仅比老四多两个牛录,而且,清一色的满洲牛录。
由此可见,老三在康熙心目的地位,确实不同凡响。
老四的手下,只有一个满洲牛录,其余的都是汉军牛录。所以呢,老四的藩邸旧人,比如说,戴铎、戴锦、沈竹、沈廷正、冯国相、傅敏、胡凤翚、冯毅和李英等人,皆为镶白旗汉军的出身。
康熙晚年的政坛格局,一言以蔽之,就是:今上+信任的皇子们,一起压制旗主诸王。
老三想了想,十分谨慎的说:“汗阿玛,如果您觉得臣儿可以胜任的话,臣儿也想替朝廷效力!”
老三也想抓兵权!
胤禑一直低着头,他心里却很有数,老三终于暴露了惦记大位的野心!
进入康熙五十年以来,关于太子之位摇摇欲坠的传闻,越传越广,越传距离真相越近。
老三读的书,比谁都多,他自然知道,太子的再次被废,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人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
既然太子快不行了,老大又被圈禁了,老三也就成了实质上的皇长子。
这个时候,老三觉得他可以试探一下康熙的态度,若有机会抓住兵权,那就意味着,继承大统有望。张玉书没看别人,一直盯着胤禑。
俗话说的好,近水楼台先得月!
老三再得圣宠,也不如每天待在畅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