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胤禑始终怀疑,老四和老十三的关系,比表面上,好得多!
不然的话,从一废太子,到老四登基的十几年间,老十三的经历,不可能是一片空白。
这年头,凡是暗中想做大事的人,怎么可能没有暗手呢?
反正吧,只要老四不说,胤禑就懒得问。
“四哥,十三哥是个好酒友。”胤禑说的含糊其词,老四却明白,他不想说老十三的坏话。
又下了几盘棋,老四这才去了客房休息。
康熙在扬州待了十天,这才启程赶往江宁。
御驾到了江宁之后,果然不出胤禑所料,康熙又住进了曹寅的织造署。
这时,曹寅的继母孙氏已经殁了,葬回了老家的祖坟。
但是,康熙偏要带着儿子们,一起去拜孙氏的灵位。
这事一出,曹寅在江宁的声势,更是红得发紫,炙手可热。
老四恨恨的说:“汗阿玛太宠曹寅了。”
胤禑不由微微一笑,当时,康熙让皇子们给孙氏的灵位下跪行礼,老四就磨蹭到了最后。
说实话,康熙做这事,属于是又发神经了。
孙氏再怎么受宠,毕竟只是皇家的包衣出身。
让太子带着兄弟们,一起跪拜皇家包衣,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四哥,汗阿玛格外的念旧,咱们也没办法啊。”胤禑故意一语双关。
以老四的精明,肯定听得懂胤禑的潜台词,天下都是康熙的,他想干啥就干啥,何必阻止呢?
老四忽然站起身,跺着脚说:“没规没矩!”撂下这话,就出门去找老五了。
次日,胤禑拿着题本,来织造署请见康熙。
胤禑进门的时候,曹寅和李煦,居然都在。
五十多岁的康熙,话还真多,他当着曹寅和李煦的面,深切的缅怀了当年一起擒鳌拜的美好时光。
康熙的兴致正好,胤禑自然不可能傻到打断他。
等康熙说干了嘴,喝茶的时候,胤禑这才禀道:“回汗阿玛,太子殿下传谕内务府,应多进海里的珍珠,臣儿写了题本,请汗阿玛御览。”
康熙看了胤禑的题本后,只沉吟了片刻,便提起朱笔,在题本上批了个准字。
实话说,尽管和太子之间相爱相杀,但是,康熙对太子的生活要求,尽可能的做到了满足。
内务府的开销之中,太子的销,比康熙的开支,还要多五成以上。
康熙批了之后,这才想起来问胤禑:“进珍珠为何?”
胤禑小声说:“臣儿也不大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