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先提,我不当这贤德的人!”
罗氏拗不过她,再劝道:“文王那么小的人,还去喝花酒,听说包下什么唱曲儿的,”映姐儿哭道:“一定听错了,二皇弟只听曲子,是别人为他包下的才是。”
等母亲走后,映姐儿哭了又哭。十三这婆婆知道,心中明白,又不好劝。请教萧护:“这孩子才有了,头一胎,我正担心,张家三太太跑来说这种话,我让人打听,有几个女眷们很上心,家里全有姑娘。她们上心,论规矩,我不好拦,不过我的孙子可要紧。”
十三这婆婆也只能上心到这里。
萧护这当公公的,又不是映姐儿父亲,他不悦:“太子妃要是聪明的,不要和自己身子过不去。”
十三很想真实知道他的态度,笑眯眯:“要是不聪明呢?”
“她没了孩子,还有什么倚仗!”萧护有些严厉。
这句话让十三想了一天,第二天晚上摇头微笑:“他到底只是公公,不过说的也有道理。”只冷眼旁观映姐儿,看她怎么对待这事。
一个人总需要明白,自己的事情,别人是不能作主的。
……
眼看快中秋,映姐儿依然坚持自己要的东西。她看似四平八稳的养胎,心中却如滚油在煎。她此时完全理解父亲说的话,当年两个老姑奶奶在宫中过的日子,不容易。
她大可以放心,因为她的父亲说过,保你衣食无缺。但映姐儿调动每一寸精神应付这件事,比当年的十三应付的苦得多。
十三成亲后,除了自寻烦恼,别的没有风险。
看桂花喷香,映姐儿强打精神,装出来满心喜欢,让宫人把宫殿内摆上鲜花,又给母后送去。应该说,她住在皇后宫中,也有一些便利,比如会见外客有时间,而且不传她们不能来。
她们是借给皇后请安,才能进来可巧儿的给映姐儿问安。
映姐儿也不是完全钻牛角尖,她顺手也相中两个,以为后备。
她在等,等太子过年回来,看太子会怎样说。
除外,就是盼太子的信。往关城全是八百里加急快马,信早应该有去有回,却没有一个字回来。
映姐儿担心过自己,又要担心丈夫。难道去打仗,所以信收不到?
见月清星明,映姐儿睡不着,披上外衣倚栏看桂花,默默想心事。想到远在关城父亲的叮嘱,映姐儿不由流下泪水。
母亲的心,和父亲的不一样。要是父亲在这里,至少会有个主心骨吧。
身后有人轻声问:“你哭了?”是不敢相信的嗓音。
这是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