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炸了一次,为他默哀一秒钟。)
不过没关系,正好留到新书,能写的东西也更多。
……
3.关于剧情逻辑的一些思考
我个人最喜欢的娱乐文有三个,齐可休的《芝加哥1990》、榴弹怕水的《韩娱之影帝》还有老王的《调教香江》。
我一直觉得,写娱乐文不能只写娱乐,因为这个产业和上下的关系都太密切了,正所谓“文娱产业是可以通天”的,所以我最开始也想走这个路子。
但实际写起来就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内娱的环境和美娱、韩娱、港娱都不一样,稍微过线一点都过不了审。
想往深处写,就不可避免的涉政,这是真雷区。
还有就是关于剧情设计方面,我最开始想把18年的影视寒冬作为大纲的核心点,用前面的娱乐盛世来衬托“后流量时代”的衰落。
只可惜我过于高估了自己的笔力,写出来的实际效果和预想的大打折扣。
我好像确实不太会写强情绪的高潮剧情,只能说新书会尽量避开这点,不给大家添堵。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我发现自己有时候会过于陷入【我自以为】的逻辑,导致剧情爽不起来。
比如说对战“收视率黑幕”那里,我一开始设计的是想以此为切入,写互联网资本和传统资本对抗的。但后面查了一下发现,传统资本根本没对抗,面对平台几乎是秒跪。
然后我退而求其次,想写孟总以弧光为旗帜,反抗黑色产业链。但紧接着又发现,这种事在内娱只能是官方出面,弧光一个民企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于是我再退一步,变成了和稻草熊之间的恩怨。这里其实最喜闻乐见的发展,就是逼老吴到极点,然后收一波瞎姐。
但这时候我的狗脑子又开始转了,觉得这种层面的问题,应该还不至于让对方妥协到这一步,而且也不符合孟总的人设。
然后那段时间我又看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教学,说一个剧情的最终必须要有收获。我想来想去,最后写了个收下稻草熊。
从开始到结束,屡次修改,结果最后变成了一坨。我昨晚自己回看全书的时候,我自己都想不懂当时在写什么东西。
最近在看一些白金大神的教学直播,记住了两句话,一个是“男频的事业线其实是情绪线”,另一个是“多考虑剧情逻辑,别考虑太多现实逻辑”,我觉得挺受用的。
所以新书的话,我可能会尽量减少一些【我自以为】的逻辑性,增强剧情的趣味。毕竟小说嘛,有趣才是第一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