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转眼已是六月上旬,江湖皆知未明侯于鄱阳湖独败枪魁,只是似乎并不正式,因此并未夺枪魁牌匾,倒是可惜。
但根据现场一众看客口述,未明侯是用枪正面挑翻了枪魁……一个刀客,跑去跟人家枪魁玩枪,还打赢了?
一时间赵无眠在江湖的人望早已风头无两,隐隐有正道武林第一人的迹象。
正道邪派这种正邪对立,在江湖人眼底其实都怪搞笑的,混江湖不都是为那几两碎银,几分名气?谁比谁高贵啊?
只是因为十武魁政策,才衍生出以朝廷为首的三宗六派与三大邪派分庭抗争。
朝廷作为正道,明显奇怪,它在江湖上的地位比较难言。
江湖人虽基本一口一个朝廷鹰犬,但要是朝廷许诺的荣华富贵当真摆在眼前,也没几个人不心动,说好听点,算是口嫌体正直。
想不想要哥哥给你的荣华富贵?嗯?瞧这大元宝,瞧这大金条,大不大?硬不硬?
嗯?喜不喜欢哥哥的大官位?若是表现良好,立功不小,还能封爵哦,世袭罔替!
嗯?想要是吗?那就乖乖当哥哥的鹰犬。
就连堂堂武魁高手,不也接了武魁牌匾,心甘情愿当了朝廷半条狗?
因此‘正道’这概念,算是朝廷强推而来,它巴不得自己成为江湖口中的‘正道’,以此收拢市井威望,这也算景正帝十武魁政策的高明处之一。
可惜这么多年,公认的江湖第一向来都是太玄宫宫主萧远暮,难免有‘正不压邪’之嫌,直至赵无眠横空出世,似是可与萧远暮分别作为正邪两派的第一人分庭抗争。
不过迹象毕竟只是迹象,目前江湖公认的正道第一,还是大离前国师,武功山掌教归一真人。
赵无眠若不撂倒归一老道,那他就一辈子无望正道第一人的名头,即便朝廷强推,江湖人也不认。
可惜,赵无眠自从在庐山挑翻枪魁后,并未一鼓作气踢武功山的场子,倒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江湖憾事。
但赵无眠短短半年时间接连挑翻三位武魁高手,还是让平静许久的江湖骤然热闹起来,不知有多少人翘首以盼等在酒馆茶摊,只望听到未明侯的第一手消息。
而此刻,引起江湖轩然大波的未明侯,已经来了华亭之外。
入夜,长江下游,一艘打着临安旗号的商船在江面平稳航行,距离华亭港口已是不足二十里。
赵无眠一席青衫,站在船舷外,眺望着远处华亭城的灯火通明,心底暗暗激动。
自离开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