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队伍,制造器械,修补船舰,筹集粮饷,准备明年再举;一面在南返途中攻克台州、海门卫、黄岩县、盘石卫、乐清县等浙江沿海要地。
永历十三年(1659年)二月二十日,朱成功由沙关来到磐石卫,再次着手部署长江战役,他吸取教训,一面加强金厦防务,一面传谕官兵搬眷随征,谕云:“官兵远征,不无内顾;携眷偕行,自然乐从。本藩统领大师,北伐丑虏,肃靖中原,以建大业。虑各勋镇将领官兵,永镇之时有为家之念,已经着兵、户官拨赶缯船配载各眷;各令有眷官兵照依派船载来,暂住林门,候令随行”。他用兵历来喜欢把将士的家眷安置于比较安全的地方,此时一反常态是因为对攻克南京、收取江南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在给部下的军令中用了“永镇”二字。此令一下,“官兵俱各欣悦”。有人觉得他是怕大军北征时,留在金厦的家眷被清军所夺,动摇军心;也有人作诗讽之曰:“浪激风帆高入云,相看一半石榴裙。箫声宛转鼓声起,江左人称娘子军……”。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仗打得如何。
此次可谓势如破竹!四月,朱成功、张煌言亲统大军北上,二十八日到达浙江定海,经过两天激战,全歼守军,焚毁清水师船只一百余艘,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制造出进攻宁波的假象;五月初,他亲率兵马十余万、分乘大小船舰三千余只从定海北上,航向长江口。十九日,由吴淞口进入长江。清苏淞提督马逢知(原名马进宝)事前已同他有秘密联系,按兵不动,心怀观望;六月初一,郑军进至江阴;十六日攻克瓜州,阵斩清游击左云龙,破满汉兵马数千,清操江巡抚朱衣助投降;二十二日在镇江银山大破清江宁巡抚蒋国柱、提督管效忠派来的援兵,清镇江守将高谦、知府戴可进献城投降;二十六日,张煌言带领的一支为数不多的舰队已进抵南京城下。一时间,长江中来往行驶的是郑军的战舰,两岸驰骋的是郑军的战马,各城镇都涌动着欢迎郑军的百姓,抗清形势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大好局面。清廷方面慌作一团,靖南将军喀喀木、江南江西总督郎廷佐密疏请求“速从京师调遣大兵前来,方可恢复瓜州,大江两岸城池亦不致失守”,“势甚猖獗,连日长驱,围困江宁,侵犯上游,大江南北各州县相继失守,内外信息不通几一越月”……漕运总督亢得时,在“不死于敌必死于法”的压力下,居然在往援南京的途中从船上跳入水中自尽。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清廷急调上海、杭州等地驻军以及由云贵返回北京轮休的军队驰援南京。
镇江距南京不过百里之遥,部将甘辉建议“昼夜倍道,兼程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