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已经完成朝廷交给的挺进建昌、嘉定,为日后北伐保宁、汉中做准备的任务。谁都知道黎州和天全六番已经被国主作为聘礼送给卫国,狄三品却劝吾招降两地是何居心?莫非想激怒卫军、引发明、卫两国冲突,然后再给吾扣上擅起边衅的罪名,好取而代之,夺下这支军队的兵权。嗯,这狄三品可是国主派来监视吾的,万不可让他抓住把柄。
想到这里,祁三升笑了笑,“后将军有所不知,前阵子秦王世子迎娶哈密公主,黎州和天全六番已经作为聘礼被国主送给卫国了。招降这两地,恐怕会引发卫军不满与报复。吾等还是按照原先的方略屯兵于峨眉、夹江一线,等待与卫军会师。至于汝之建议,吾会报于国主,请其钦定”。
狄三品暗赞祁三升奸猾,竟不上当。前不久,他接到孙可望密信,让他罗织祁三升罪状,想法拿下此人,夺取军权。不过北伐军将士大多如祁三升般是刘文秀旧部,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想拿下祁三升很难。思来想去,才想出这法子。谁都知道卫国是大明最重要的盟友,每年往返云南、四川的商队络绎不绝,大明用丝绸、布匹、茶叶换取卫国的战马和军械。若是挑起明、卫冲突,必然引发众怒,趁势拿下祁三升便顺理成章矣。好个祁三升,竟不上当。
“末将谨遵大帅号令”,他躬身领命。
碉门,天全六番招讨司衙门所在,也是明卫之间重要的贸易关口。自从清军击败刘文秀、雅州临关的商道断绝之后,这里便成为由四川进入大卫国的最重要贸易关口。
此刻,招讨使府的客堂内气氛凝重,侍女们给客人敬上香茗便识趣地头也不敢抬地离去。
今日坐在这里的皆是天全六番招讨司、黎州安抚司、雅州有名的人物。主座一名年近甲的老者,相貌威严,不怒而威,乃是天全六番招讨使高跻泰;次座一人,比高跻泰小着几岁,是天全六番招讨副使杨先柱;高、杨左首坐有三个四十余岁的汉子,是黎州土司安蒙、马亭、文胤元;右首也有五人,有两人年纪与高跻泰相仿,是雅州士人傅元修、洪其仁,另三人四十余岁,乃是雅州知州(自封的)张士伟、团练参将熊振生、洪雅县守备潘璘。
这些人都是阻止张献忠祸乱天全六番、黎州、雅州的功臣。当年张献忠入川,雅州知州王国臣投降,生员傅元修走天全六番,说动招讨使高跻泰出击王国臣。高跻泰许之,使高君锡、姜奇峰攻下雅州,拉开了反抗大西军的序幕。
张献忠大怒,遣义子艾能奇夺回雅州。邛州举人刘道贞,芦山举人程翔风,内江举人范文光,雅州诸生傅元修、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