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则五羊(指广州)赤海,伫睹扬帆,半壁长城,中心是贶。否则中兴告成,京观胜纪,而云台香字,千载传流,国姓不预,其何以仰副殊眷而慰此可为之时势乎?予日望之,匆言,幸照”。
无独有偶,其实郑成功亦有联络南明、共抗满清之意。早在去年正月,部下将领周全斌就劝他打出勤王名号,先通广西,达行在,会孙可望、李定国师,连粤东,出江西,然后从洞庭直取江南。他大加赞赏说:“此诚妙论!”
不过,与李定国真心忠于大明不同,郑成功其实只想打着大明的名义招兵买马、割据自雄。若真与李定国会师广东,便等于和永历朝廷直接接触,名义上自己还是永历的臣子,皇帝若动不动传圣旨来,自己听是不听?这将严重影响自己割据自雄的计划。现阶段,他只想“固守各岛,上距舟山,以分北来之势,下守南澳,以遏南边之侵。兴贩洋道,以足粮饷。然后举兵漳、泉,以为基业。陆由汀郡而进,水从福、兴而入,全取八闽”。
“佛庄,汝对安西王的这封信怎么看?”郑成功问自己的谋士陈士京。
陈士京,字佛庄,早在郑成功在烈屿(小金门)会文武大臣、定盟复明时就为其出谋画策,还是其子郑经的老师。正是此人甘冒风险奉郑成功之命往广东肇庆朝见永历皇帝,并讨得封郑成功为延平郡公的诏书,这也是“延平王”爵号的由来。
“国姓,若如此大明复兴有望矣!”陈士京激动得热泪盈眶,浑身颤动。
“汝和吾想到一起去了,会师广东的事便这么定了”,郑龙功口头应允,心头却是惊疑。连陈士京这样的心腹股肱都盼望与永历帝的军队会师,可见朱明正统的影响力有多大!不行,绝不能与永历帝离得太近,不然割据福建的计划便无法实现。
于是,郑成功一面假装答应会师广东,阴奉阳违;一面又与清廷议和,骗取好处;同时垄断海贸、劫掠沿海,扩充自身实力。
这是个极其有谋略的枭雄,不仅忽悠了李定国,也忽悠了清廷,他向清廷诉说“兵多地少,难于安插;倘若裁减兵戈,一旦出征,何以制胜?”要求再给“三府屯兵,并辖三省沿海地方”;还提出清廷既封自己为海澄公,“公为五等上爵,充总兵官,尚在提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