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偷听”。
“是”。
来人入帐,是个白白净净的胖子,举止文雅,显是读过书,未曾开言先露笑脸,那笑容很和蔼,怎么看怎么舒服。“下官洛川知县左射斗拜见元辅”,声音温暖,彬彬有礼。
“洛川知县左射斗?吾此前怎么从未听说过榆林军中有汝这号人物啊?”一听是个小知县,祁廷谏的态度傲慢起来。
“下官本是大明的知县,鞑子打来时,为保全县百姓性命,不得已才降清。王师重回洛川时,下官毅然响应王师,蒙米脂伯不弃,负责营中的文案”。
什么不得已才降清、毅然响应王师,不过就是根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祁廷谏心中不屑,懒洋洋地问:“米脂伯差汝来见吾,究竟为了何事呀?”
“我军在美原战败,榆林侯、延长伯战殁,伪平西王吴三桂趁胜北上夺了榆林,米脂伯屡败屡战后撤至宁夏后卫,派下官来见您,是想向大卫朝廷求援”。
“什么!榆林军战败,王永墙、高友才阵亡?”祁廷谏大吃一惊,“须防清军趁胜袭取宁夏,走,快随吾面见彰武殿下”。
左射斗却不肯去,“元辅差矣,吾等是向大卫朝廷求援,可不是向彰武求援。榆林侯临终曾言‘彰武量小,难成大器’,是以米脂伯只愿投大卫,不愿投彰武”。
祁廷谏眼睛明亮起来,自己一直想掌控彰武朝政,却苦于无兵无权。如今天降一支兵马,岂不是天助自己成功?“汝等战败后还剩多少兵马?”他尽力保持镇定,声音却不自觉地颤抖。王永镇撤到宁夏后卫后,纠集延安、榆林各地的残部,仅余七千人,可有的时候不能说真话,左射斗眼珠转动,慨然说道:“榆林军虽败,仍有两万之众。将士们都在等着元辅主持大局”。
“两万人!”
祁廷谏心中狂喜,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态度越发热情,“汝等可有什么困难吗?”
“禀元辅,我军兵败后粮饷军械匮乏,请求朝廷接济”。
“这~”祁廷谏老脸一红,“不瞒左先生,吾虽是彰武朝首辅,却并无实权,无法调拨宁夏的物资给汝等,只能向朝廷请旨,一来二去的需要时间”。
左射斗眼珠再转,跪倒于地,“等朝廷下旨,远水难救近火,请元辅修书向甘肃、青海等省的督抚商借些物资,解榆林军燃眉之急”。
“左先生请起”,祁廷谏叹了口气,“吾与甘青总督脱里有些交情,便找他商借些物资”。
左射斗点头,再次请求,“请元辅立即赶往宁夏后卫主持大局”。
“哦,这是为何?”祁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