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签完之后, 你忽然想起来席间见到那个有点儿眼熟又想不起究竟哪里见过的年轻人, 随口问了温衡一句。
“执中么?”温衡想了一想,“将军大概见过他的叔父,他是马良之子,马谡之侄啊。”
你还真听得一愣,细想果然长相和马良马谡有些相似,“他是随同父亲前来的长安?”
“不错。”温衡点点头,“为马参军之事四处奔波,辛苦非常。”
“……他这个事还能奔波的?”
这可真是大大超乎你的意料。
原本的马谡是蜀汉最有前途的年轻人,尽管先主不太喜欢他,给了他一个“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评语,但经不住他哥既是诸葛丞相白月光(之一),又被丞相委以重任,长年累月待在南中,马良刷到的丞相好感度可能有一部分就被转移到了马谡身上。
再加上马谡自己也是个聪慧机敏,博学好问的年轻人,十分合丞相的眼缘,带了这么些年在身边,可以说好感度早就刷满了。
也因此,马谡在渭北擅自出击,而后又仓皇逃回成都后,他的事就变得特别麻烦。
因为这已经不是清不清空丞相好感槽的问题了,朝廷上下都在盯着诸葛亮,看平素行峻法的诸葛丞相到底是“虽亲必罚”呢,还是“刑不上丞相嫡系”呢?
因此你想象不出来该怎么奔波周旋,除非去抱刘禅或天子大腿,让这俩吉祥物开腔求情,甚至于刘禅可能都不太好用,毕竟诸葛亮可以算他半个爹,可以用劝诫让他闭嘴……非得是刘协这种名正言顺的汉帝发话,丞相才不好回绝。
然则刘协虽然有时候情绪不稳定会干点让你内心很想槽一槽的事,也并不是政治白痴,除非诸葛丞相暗示他需要台阶,否则他是不会开口替自己揽事儿的。
但诸葛亮怎么可能找人递台阶徇私枉法放了马谡呢?
所以,当这个国家或名义或实质上最有权力的三个人都不可能放马谡一条生路,马秉来金敞家又有什么意义呢?
温衡听完你的疑问,摸了摸小胡子,“事在人为,若天意不绝马参军一条生路,总归是有办法的,将军难道领军出征时,便知长星将坠潼关,助将军立此盖世奇功不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