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性的也会问问他的意见。
“接战时恐战局混乱,一时看不分明,延误战机,”诸葛乔心里想了一大篇,最后还是如此中规中矩的说道,“因而来到前军船上,方便观察敌军水寨。”
“原来如此,兄台有心,”王醒夸了一句,又兴致勃勃的把话题绕了回去,“你觉得这船怎么样?”
这批大型战船并非楼船,而是前有撞角,中有龙骨,旁有两舷披水板,下有多道横舱壁,桅杆不设固定横桁,又能根据风向随意调□□帆方向,上船时无风无浪,诸葛乔也并未察觉到有什么异常,向下游疾行时,遇到有险滩暗礁需转弯避开处,又或者隘口风急浪高处,才体会到这船的确与楼船不同,虽一样是庞然大物,不见颠簸。
这几年与东吴关系缓和,大概是作为盟约的一部分,被交换来的技术?诸葛乔这样想,也这样问了出来。
“这船……轻却不浮,吃水深,亦能乘风而行,是东吴传进来的新船吗?”
王醒嗤笑一声,“东吴小儿如何有这样高妙的造船手艺?万万想不到吧,这是咱们自己的船!”
这人还是不讨厌的,诸葛乔想,然后听到了后半句——“据说图纸是诸葛丞相改造出来的!丞相真是天纵奇才!”
王醒一边如此说,一边还大大咧咧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亲热,“你也姓诸葛,要是也能沾沾丞相的福气,有他半分文韬武略,这立功请赏的事儿都稳了!”
不,诸葛乔想,他恐怕没这个福气,但他正如此郁结的一边想,一边抬起头想委婉的表达一句不满时,暮色中,前方负责哨探的戈船上亮起了火把,交叉挥动数下。
“有敌情——!”
“敌船出水寨了!”
年逾花甲的赵累一身重铠,手按剑柄,走出了舱室,远眺了几眼暮霭间的江面,尽管须发皆白,老将军声音响亮仍如洪钟,“传令下去!□□手就位!”
“是——!□□手就位!”
“矛手于两旁!”
“是——!矛手两旁!”
逐渐笼罩夜色的汉水之上,两岸星星点点亮起火光,襄阳与樊城不约而同,两岸水寨中门大开,无数战船如同河汉之间的星斗,带着光华与凛冽杀意,奔着蜀汉这一百余艘前军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