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话,学舍既然结课,南奕便往北河居赶去。
谢北河昨日,便寻着机会,往这些吏员送了几份《明报》,塞了些小钱,请他们后续择机,将《明报》呈给几位监考官。
谢北河早有思索,此时便道:“我与费执事已经商定,印刷事宜,仍旧在南山县操办。然后慢慢铺开销售网,逐步扩大《明报》名气。”
没有路引,却是去不了县外之地。
知道谢北河两人是担心跟去了郡城后,或会被人强行收购《明报》,南奕点了点头。
除此外,与户籍名牌关联颇深的,还有一物,名叫「路引」。
即便其他县城不像南山县,没法由北河居直销,须得折价批发给其他县城的书商,其盈利依然十分可观。
“南郎,可要再支些稿费给你?”
“谢叔,《明报》现在销量如何?”
“知道,我今天过来,主要也是与谢叔你商量下《明报》后续。”
“老板,买份《明报》。”来人说着,看到南奕,微微讶道,“南一,你也在这呀?”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南奕同学,敢带上墨精参加岁考的周青。
————
感谢「夏目弘」打赏50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