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议政决策之权的权力中枢,也掌握了“票拟”之权。
虽不及原来的丞相之权,但从某种意义上,内阁大学士也算是丞相的一种了。
因此内阁首辅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了大明无数官员翘首以盼的职业巅峰。
但是内阁还是有很多限制的,就比如因为原来的文渊阁就是翰林院的翰林清贵们的地盘,所以想要入阁,就必须得是翰林身份。
虽然这个规定是不成文的,但依然还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铁律,即便是皇帝也很少去打破这样的规则默契。
所以,大明朝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权力机构,也仅属于是翰林们的竞争游戏,与那些有能力但无翰林经历的人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因此有明一代,除了一些性情高尚被传统儒家道德pua到极致的人会认为国和皇帝是自己这辈子尽忠的对象之外,剩下的大多数人对国这个概念无感了,就算是大明朝亡了,对他们而言也不过就是换了一家一姓坐天下。
毕竟这个坏头是老朱先开的,谁让他将大明视为了一家一姓之私产?所以在最后国破家亡的紧要时刻,大明朝自然也就没有南宋那般的好运,出现一大批愿意为国抗争的忠臣良将,有的也只是一些不知死活为何物的跳梁小丑,还在金陵城里争鸡头。
所以大明朝的暴亡,也是一种注定。
用宿命论的话来说那就是一饮一啄皆有定数,该还的还是要还,谁也别想千古不朽,永恒不灭。
但是现在的内阁里面却是无比的热闹!
严世蕃手里拿着自己一大早就写好的奏疏,不经过通政司的递传就在内阁里面质问起来了。
“各位都看看吧,这就是顺天府抢工部城建之权的后果,王有兆他们就是想拿好处,而罔顾人命,这才刚刚下了一场雪就冻死了十几个人,这要是再下几场雪,不得冻死成百上千的人?如果这些工人和民夫都给冻死了,那还有谁为圣上为大明修好京师外城?”
“还有那个海瑞,也是胆大包天,竟然派人围住了现场,对外说冻死的人是羊。如此冷漠无情,视人命为草芥的人,又岂能做好监管之责?”
“所以今天我严某人就是冲着头上这顶乌纱帽不要,我也要将王有兆和海瑞这俩玩忽职守,草菅人命的害人之官弹劾正法,为死去的工人民夫争取正义!”
严世蕃慷慨激昂的在内阁里面举着自己的奏疏演讲着。
内阁首辅严嵩神态默然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的表演,他的心里同时也很纳闷,什么时候自己的儿子有这么大的正义感了?真是有点出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