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文海小说网 > 我爹是嘉靖 > 第47章 人才紧迫性

第47章 人才紧迫性

也在想人才培养的事情。

但是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有成效的,这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里培养出来的人,还不一定会成为人才。

所以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引进人才。

可是引进人才,需要从哪来呢?

这好像也是问题。

刘一手只是朱载坖的一次尝试。

而他之所以能被引进,也是因为他确实有才能,而且孟冲也和他打过很多次的交道,对他也算是知根知底。

所以朱载坖才会大手一挥,直接把刘一手放在“怡然堂”这个无比重要的位置上。

要不然朱载坖岂会轻易相信一个半道杀出来的程咬金?

翰林院虽然很多人才,但这人才的所有权是属于他老爹嘉靖道长的。

而且朱载坖即便想去挖墙脚,也不见得有人真会跟着他去顺义搞产业园的。

毕竟这些翰林学士们可都是抱着“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怎么可能会跟着朱载坖干这么不上道的事情呢?

因此朱载坖想来想去自己的人才储备应该还是要来自于内书房。也就是培养高级太监人才的地方。

明朝的政治体制放眼上下五千年也是独一份的。

很多朝代都是二元政治,即以皇帝为首的皇权——以丞相为首的相权模式。

但是明朝却出其不意的搞出了三元政治。

皇帝——丞相——太监。

皇帝作为天然的强势的一极,自然是无可争辩的元首。

但在皇帝放权或皇帝年幼的时候,太监这个依附于皇帝而生存的政治力量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影响力。

比如英宗朝的王振,正德朝的刘瑾,以及将来万历朝的冯保,天启朝的魏忠贤等等。

这些太监们先不说他们搞的事情怎么样,单凭影响力而言,谁要敢无视他们,那绝对也是对明朝历史的不尊重。

而这些太监们之所以会有这么厉害的影响力,也都全拜宣德皇帝所赐。

英明伟大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工作强人,他可以在不要宰相的情况下疯狂工作三十年。

但这并不是所有人常态。

大多数的精力还是比较普通,不可能像老朱那样疯狂内卷的。

因此在老朱的好孙建文时代,朱允炆就开始有意识的依靠著名的“建文三傻”方孝儒,黄子澄,齐泰三人制定削藩大计,以安中央权柄。

可以说如果不是朱棣造反成功,这仨货可能就是内阁的开端的。

但历史没有如果,所以内阁制就是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