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得脑瓜子疼。
秦瑶就好奇白秋玲这样,将来怎么发家致富成功,现在她已经发家了吗?能不能搭上顺风车,从女主这里赚点钱来。
于是秦瑶假意说起了在京城的见闻:“现在黑市好像都没人管了,城市里还有专门的小市场,大家都去那卖东西。”
“知青回城后,人多了起来,管也管不住。”
秦瑶说得倒是实话,七六到七七年,很多黑市都快成“明市”,以前还遮遮掩掩,现在官不管,民不举,很多胆子大的,都出来卖点东西,或是把家里多余的粮票油票换出去。
怎么还会有多余的粮票?
有,有很多。
这时候城市户口女性一天粮票配额快有一斤,很多女性吃不完,有剩余,而胃口大的男性,粮票配额则不够,在单位里得跟女同事换。
很多女性一年能积攒下不少粮票,换成别的东西。
“知青都回城了?兴许将来有可能恢复高考吧,秦同志,你要是想读大学,你现在可以开始复习了。”白秋玲提醒了秦瑶一句,她自己就在复习高考,也不怕被秦瑶知道,只怕被婆婆知道。
让外人先知道她在复习高考,明年她一举考上大学,才不会被人怀疑。
白秋玲也不怕放出恢复高考的风声会被人怀疑,实际上很多人都在私底下这么猜,偷偷复习的人可不少。
“我对读大学没兴趣,再说了,真要恢复高考,还不知道等到哪个猴年马月。”秦瑶摆摆手,语气里一点也不在意白秋玲口中的“恢复高考”。
白秋玲心头好笑,心想秦瑶果然跟她们一样,等明年十二月真恢复高考,她怕是要惊掉大牙。
秦瑶又问:“白同志,你去那黑市看过吗?如果将来允许个人做小生意,你会不会有心思?”
白秋玲被她这话弄得吓一跳,脱口而出道:“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了?”
说罢,她捂住自己的嘴。
秦瑶了然,这白秋玲果然在背后偷偷做小生意,兴许已经在“明市”里混得如鱼得水。
“原来真是啊。”秦瑶假装自己知道了什么,却又露出了一个属于文化人憨厚耿直的笑容,“那你可得小心点,就怕将来出了事。”
要知道第一个开私营饭店的,都做好了随时蹲大牢的准备。
“你误会了,不是我。”慌张过的白秋玲暗骂自己,她是在偷偷做点小生意,为将来的经济开放积累本钱,现在经济还没放开,正好是捞钱的时候。
小姑子姜小苗和小潘收来了粮票和肉票,他们还偷偷养猪,拿去市场卖,白秋玲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