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想起自己家老爹的交代,直接说道,”我这里不还价,我报的价格,你接受就买,不接受就走。 “
杨安平听到这话后,牙痒痒,嘴上却说道,”你店里都是旧书旧画旧纸,能值多少钱,直接报价吧,不行,我就走。 “
”看你爽快,给你一个低价,而且这不是旧纸,这些都是陈年老纸,书画纸,还有些民国信纸,时间放久了自然这个样子了,你手上的那个桑皮纸有两张,一张三百,共六百,行的话,就付钱。”
杨安平心情忐忑,看石素素点头后,拿起那两张纸走到柜台付了钱,拿了个袋子装起来,然后跟着石素素身后走了出去。
走了几步远,杨安平忍耐不住的凑到石素素身边,询问起来,“素素姐,我买的是什么,难道不是那小子说的桑皮纸。 “
”是也不是,确切的应该叫金粟山藏经纸,北宋年间的一种藏经纸,古代四大名纸其中之一,就是金粟山藏经纸,俗称金粟笺,原料有桑皮纸,也有麻纸,属于硬黄纸。” 石素素解释了一下。
她对书画的鉴定,还没有融汇贯通,但是对纸张年代有些了解,正好知道四大名纸,只是没想到在洛山市遇上了,不过,洛山有许多寺庙,可能有点关系。
“宋代的。” 杨安平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
“金粟山藏经纸有与众不同的特征,纸背有椭圆形红泥小印,是宋体朱文金粟山藏经纸六个字,那时候,属于宋时的注册商标,不过你这两张后面的印鉴有些模糊了,所以没人注意到。” 石素素低声说道。
金粟山藏经纸是宋代特有的一个纸品,是当时的金粟寺专门为皇家寺院抄写藏经,自产用纸,大约在宋代熙宁至元丰年间。
后来明清时期,文士们常以用金粟山藏经纸作书画手卷,清代宫廷中也收藏过少许,拿它来书写诗文,并用它来作书画的装潢或引首,由此可见金粟山藏经纸的名贵。
清代仿过金粟笺,比较突出的纸是明仁殿纸,其制作工艺是传承宋代的金粟笺,用上等皮纸染潢,背面刷粉洒金,部分纸张正面用泥金描满如意云纹,以供宫廷使用。
“值钱吗。” 杨安平眼神亮了起来。
“我记得拍卖会有过记录,好像拍出三十万左右。” 石素素看到杨安平那模样,就知道这家伙想的什么了。
“三十万,这里有两张,那不就是六十万了,不过,这个藏经纸是我们俩一起发现的,素素姐,我们平分吧。” 杨安平兴奋说道。
“我就不用了,而且这是拍卖价,去除其他费用,最终价格没那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