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延平没有开荒屯田,给东南明军续住命,
金厦各镇的分崩离析指日可待。
张煌言正色以对鲁王:“殿下,闽海诸镇各立,士民人心思归。”
“郑延平若不能回旗北指,黄梧之事当连续不绝。”
朱以海叹气道:“三年强征,粮饷匮乏,延平王短时间内如何北伐?”
他虽被软禁,但还是清楚金厦情况的。
张煌言坦然道:“正是粮饷匮乏,是以郑延平过去能用严苛军法震慑诸将,但眼下却不行了。”
没有粮饷,郑延平再动不动杀人立威,不少人都会逃跑的。
至于从夷州无功而返的郑延平杀不杀人。
那是不用想也知道的。
“郑延平不能领闽海诸将,唯殿下方行。”
鲁藩君臣听到张煌言的话,各自惊异。
徐孚远等人闻言,愕然之余狂喜不已。
朱以海说不上高兴,淡淡道:“如今我寄居人下,如何越过郑延平统领各将。”
张煌言拱手道:“正是郑延平失了人心,才需殿下来整顿东南士气。”
“唯有争取闽海勋镇,速正大号,以正统之名北伐。”
这话说出来,已经表明张煌言支持鲁王继统监国,乃至称帝了。
鲁藩文武们惊疑的看向张煌言,徐孚远几人神情变化不定,倒是觉得张苍水说的对。
郑泰等勋将对郑延平的不满,已经摆在台面上了。
郑延平攻夷失利,威望大减。
就算回来后马上攻打海澄,也不足以让诸镇继续服从。
又不是收复漳州泉州。
没解决金厦的根本困境。
郑泰等人百分百独立割据,和郑延平火并的概率也五五分。
鲁王上台,正是给了他们反抗郑延平的大义。
甚至能让部分想要投清的勋将,继续拥戴皇明。
和以前郑彩与郑延平争权一样,现在他们要靠郑泰了。
朱以海额头皱成川形:“玄著,年初你不还让本王养晦待时吗?”
朱以海在弘光朝廷失败后开始监国,一度差点称帝,只是不想和隆武争位,方才一直以监国之名行事。
直到浙东两败,依靠郑延平后,方才在永历七年,去监国号,依附永历朝廷。
彼时,他已经监国八年了。
而等到两年前,南都云滇都遭大败,昆明失守,永历帝仓皇逃亡时,预感祖宗基业处于危险之中。
特发手敕,仍令鲁王朱以海监国。
闽海明军得到敕令,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