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暹罗就没有正常的王储继位的,他们肯定会抢夺王宫里年幼的纳莱子嗣,扶持称王。”
“可能还没等我们大军北上,他们就会打的头破血流,到时臣能不费吹灰之力平定战乱。”
朱慈煊微微颔首,随手甩出暹罗王的册封金印。
“待你平定暹罗,可直接自称暹罗王,这是孤许诺给你的。”
“暹罗国内若有不满者,让他自去马都八,找统管西南的大明黔国公商讨。”
帕碧罗阇忙不迭收好金印,跪地谢恩。
“请太子殿下放心,只要解决巴萨通王的子嗣,暹罗三千里疆域,定会归顺服从大明。”
“臣登上王位,哪怕让贵族百姓们饿肚子,也不会少了朝贡大明的一粒粮食。”
朱慈煊摆手道:“那倒不至于。”
“等平了麻六甲半岛,加上苏门答腊的朝贡,粮食不会缺的,暹罗居中,你协助潘璜转运好大明东西两线的粮秣就行。”
朱慈煊想了想:“孤这几日在吞武里看到许多汉人。”
不等太子说完,帕碧罗阇立即开口:“臣此后就下诏,让国内免除汉人土地的粮食税赋,免去他们的人头税。”
暹罗执行萨克迪纳制度,加强封建领主和中枢集权。
按照爵位官职职务进行土地分配,中枢再进行征收劳役和实物地租。
暹罗排外情绪之所以如此高涨。
除了外国人垄断海贸,就是外国人分的土地多的可怕。
当士兵的曰本人能分几百莱(1莱2.4亩),相当于庶出王子和底层僧侣。
而坐首相的波斯人家族,更是有招披耶、披耶爵衔,封地只在王储王子之下。
哪怕是三季稻饿不死人的暹罗,贵族和平民们也开始嫉妒仇恨外国人。
萨克迪纳制度,派和奴隶都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从事经商活动。
而官吏和贵族们,更热衷于权势,鄙夷经商。
所以汉人移民们登场了。
和后世一样,或者说千百年来华夏的传统。
有钱的汉人,在暹罗和中土运输大米特产,赚取差价牟利。
没钱的汉人,破产的农民和城镇居民,就先在暹罗干苦力,等有所积蓄后,再做些小本生意。
谋生最初,靠出卖劳动力,做水手、车夫、搬运工等等。
省吃俭用存下积蓄后,再以其为资本,交叉贩运农村的土特产和城镇的日用品。
封建领主需要这些商贩,加上小本买卖,暹罗国王和地方贵族并未收取税赋。
又不种土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